城市访客中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城市访客中心的意义 | 第15-22页 |
·访客中心概念及其在城市中的功能 | 第15-16页 |
·城市访客中心的意义 | 第16-19页 |
·提供城市旅游信息服务功能 | 第16-17页 |
·刺激旅游消费 | 第17-18页 |
·宣传城市形象的窗口 | 第18页 |
·充当游客与市政府及旅游企业之间的桥梁 | 第18-19页 |
·教育意义 | 第19页 |
·城市访客中心在中国的发展意义 | 第19-22页 |
·访客中心与我国城市功能 | 第19-20页 |
·访客中心与塑造城市形象 | 第20-22页 |
3 访客中心的历史与现状 | 第22-30页 |
·国外访客中心的历史 | 第22-25页 |
·起源 | 第22-23页 |
·发展 | 第23-25页 |
·美国的城市访客中心 | 第25-27页 |
·概述 | 第25-26页 |
·访客中心提供的旅游信息服务 | 第26-27页 |
·访客中心在中国的现状 | 第27-30页 |
4 城市访客中心的选址与规划布局 | 第30-38页 |
·城市访客中心的选址 | 第30-35页 |
·选址原则 | 第30-31页 |
·选址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选址程序与步骤 | 第33-34页 |
·选址评估方法 | 第34-35页 |
·总平面设计 | 第35-37页 |
·集散广场设计 | 第36页 |
·停车场设计 | 第36-37页 |
·道路设计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城市访客中心的建筑设计 | 第38-66页 |
·设计原则 | 第38-40页 |
·适合现代旅游发展需要的原则 | 第38页 |
·因地制宜,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原则 | 第38-39页 |
·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9页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9-40页 |
·访客中心的平面功能 | 第40-49页 |
·基本服务功能 | 第40页 |
·平面功能分区 | 第40-41页 |
·平面功能关系 | 第41-43页 |
·交通流线设计 | 第43-46页 |
·实例 | 第46-49页 |
·入口设计 | 第49-51页 |
·设计原则 | 第49-50页 |
·入口设计基本类型 | 第50-51页 |
·基本设施 | 第51-53页 |
·内部空间环境设计 | 第53-55页 |
·空间形式与比例尺度的关系 | 第53-54页 |
·入口大厅空间 | 第54-55页 |
·展厅空间 | 第55页 |
·室内空间划分 | 第55页 |
·建筑造型风格及艺术 | 第55-61页 |
·融合地域文化特征 | 第56-58页 |
·时代感和高科技体现 | 第58-60页 |
·城市旅游标志性 | 第60-61页 |
·建筑色彩与材质 | 第61-63页 |
·建筑色彩 | 第61-62页 |
·建筑材质 | 第62-63页 |
·实例 | 第63-65页 |
·丹麦哥本哈根访客中心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6 在我国旅游城市建设访客中心模式的探索 | 第66-75页 |
·我国建设访客中心的定位,目标,及建议 | 第66-69页 |
·定位 | 第66-67页 |
·目标 | 第67页 |
·建议 | 第67-69页 |
·发展城市访客中心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新方向 | 第69-72页 |
·当前发展城市访客中心面临的机遇 | 第69页 |
·当前发展城市访客中心面临的挑战 | 第69-71页 |
·访客中心发展新方向 | 第71-72页 |
·展望我国旅游城市访客中心的发展 | 第72-75页 |
·成为游客获取旅游地第一手资料的重要场所 | 第72页 |
·需要财政为城市访客中心提供支持 | 第72-73页 |
·成为宣传城市与区域形象的重要手段 | 第73页 |
·各城市整合旅游信息资源定期发布旅游信息 | 第73-74页 |
·与旅游企业联网,发挥中介作用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