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蜗杆传动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2页 |
·蜗杆的发展与传动特点 | 第9-10页 |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蜗杆传动失效形式分析 | 第12-13页 |
·齿轮主要失效形式 | 第12-13页 |
·蜗轮蜗杆传动主要失效形式 | 第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平面二次包络蜗杆传动空间啮合分析 | 第14-30页 |
·平面二包蜗杆的共轭齿面的形成 | 第14页 |
·第一次包络过程与蜗杆的几何特性研究 | 第14-25页 |
·坐标设置及其变换 | 第14-20页 |
·母平面方程、啮合方程及母平面上的接触线方程 | 第20-25页 |
·第二次包络过程研究 | 第25-30页 |
第3章 胶合承载能力计算研究 | 第30-35页 |
·胶合的种类与起因 | 第30页 |
·胶合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 第30-33页 |
·油膜法 | 第31页 |
·摩擦功法 | 第31-32页 |
·油膜法与温度法的选择与使用 | 第32-33页 |
·温度法的种类与意义 | 第33-35页 |
·瞬时接触温度计算法 | 第33-34页 |
·平均温度法 | 第34页 |
·闪温法研究的意义 | 第34-35页 |
第4章 平面二包蜗轮传动的闪温计算 | 第35-52页 |
·现行计算方法的缺陷与应用范围 | 第35页 |
·利用闪温法对平面二次包络蜗杆蜗轮进行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35-45页 |
·接触带分析 | 第35-37页 |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闪温公式的推导 | 第37-45页 |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闪温公式的参数计算 | 第45-51页 |
·相对滑动速度|v_(g1)- v_(g2)| | 第45页 |
·法向单位齿宽载荷w_b | 第45-47页 |
·赫兹接触半宽b | 第47页 |
·sinγ_1与sinγ_2 | 第47-48页 |
·摩擦系数f | 第48-51页 |
·公式的局限性 | 第51-52页 |
第5章 闪温计算公式的MATLAB实现 | 第52-59页 |
·MATLAB的使用 | 第52-55页 |
·MATLAB的发展与背景 | 第52-54页 |
·MATLAB的特点 | 第54-55页 |
·闪温计算程序的架构与流程 | 第55-57页 |
·参数的计算次序 | 第56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56-57页 |
·部分程序举例 | 第57-59页 |
第6章 改善胶合承载能力的措施 | 第59-62页 |
·胶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9-60页 |
·润滑剂因素 | 第59页 |
·齿面温升 | 第59-60页 |
·加工精度 | 第60页 |
·改善胶合承载能力的方法研究 | 第60-62页 |
·合理选择润滑剂、改善齿面的润滑状态 | 第60页 |
·避免齿面瞬时温升,防止齿面熔化粘焊 | 第60页 |
·改善齿形磨削精度,提高齿面的承载能力(抗胶合能力) | 第60-6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