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港(站)、机场及其技术管理论文--航空港(站)、机场论文

钢结构波纹板登机桥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第9-10页
   ·旅客登机桥相关结构概念第10-16页
     ·旅客登机桥的构成第10-12页
     ·旅客登机桥的构造及尺寸第12-13页
     ·旅客登机桥的运动方式第13-15页
     ·旅客登机桥的材料的选用第15页
     ·旅客登机桥的载荷的参数说明第15-16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第2章 有限元计算的背景知识第17-29页
   ·有限元法介绍第17-20页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第20-22页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求解过程第22-26页
     ·单个方程的求解第22-23页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第23-26页
   ·非线性有限元法的收敛准则及二分法第26-29页
     ·收敛准则第26-28页
     ·二分法第28-29页
第3章 旅客登机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50页
   ·登机桥载荷参数的计算第29-34页
     ·结构自重第29-31页
     ·地板面载荷大小及作用方式第31-32页
     ·雪载荷大小及作用方式第32页
     ·风载荷大小及作用方式第32-34页
   ·登机桥机械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4-49页
     ·A、B通道的有限元模型第35-39页
     ·旋转台与A通道的连接的有限元模型第39-40页
     ·A、B通道的连接的有限元模型第40-46页
     ·桥身与地面的约束的有限元模型第46-47页
     ·B通道与升降机构的连接部位的有限元模型第47-48页
     ·旋转台、行走机构及圆台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登机桥的静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50-62页
   ·金属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法第50页
   ·工况一的静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50-56页
     ·第一工况下结构整体位移第51-52页
     ·第一工况下登机桥B通道与升降机构连接处的应力第52-53页
     ·第一工况下登机桥套筒内的应力第53-55页
     ·第二工况下登机桥A通道与旋转台连接处的应力第55页
     ·第一工况下登机桥的 C型板的应力第55页
     ·第一工况下登机桥的波纹板的应力第55-56页
     ·工况一的分析结论第56页
   ·工况二的静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56-61页
     ·第二工况下结构整体位移第57-58页
     ·第二工况下B通道与升降机构连接处的应力第58页
     ·第二工况下登机桥套筒内的应力第58-60页
     ·第二工况下登机桥 A通道与旋转台连接处的应力第60页
     ·第二工况下登机桥 C型板应力第60页
     ·第二工况下登机桥波纹板应力第60-61页
     ·第二工况的分析结论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波纹板登机桥结构的模态分析第62-69页
   ·模态分析理论第62-65页
     ·模态分析的理论概述第62-63页
     ·基本方程的建立第63-64页
     ·模态提取方法第64-65页
   ·波纹板登机桥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第65-69页
     ·波纹板登机桥结构的固有频率第65页
     ·波纹板登机桥的模态振型第65-68页
     ·模态结果分析第68-69页
第6章 波纹板登机桥结构的振动测试第69-78页
   ·前言第69-70页
   ·振动测试系统第70页
   ·试验模态测试技术第70页
   ·试验模态分析原理第70-73页
   ·测点布置与试验步骤第73-75页
     ·试验设备第73-74页
     ·试验步骤第74-75页
   ·测试结果第75-78页
第7章 登机桥的静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78-83页
   ·用壳单元与角钢连接来模拟滚轮第78-80页
     ·套筒内滚轮处的有限元模型第78页
     ·套筒内滚轮处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结论第78-80页
   ·用节点耦合来模拟滚轮第80-83页
     ·套筒内滚轮处的有限元模型第80-81页
     ·套筒内滚轮处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结论第81-83页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全文总结第83页
   ·创新点第83-84页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数学生成教学的因素研究
下一篇:现代国库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