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几种主要的平板显示器及其比较 | 第7-9页 |
| ·OLED 器件的发展概述 | 第9-11页 |
| ·当前OLED 显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OLED 器件和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模型分析 | 第13-23页 |
| ·OLED 发光原理及器件结构 | 第13-14页 |
| ·OLED 的模型建立 | 第14-15页 |
| ·OLED 驱动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物理结构 | 第16-18页 |
|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物理模型分析 | 第18-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AM-OLED 像素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第23-33页 |
| ·有源两管电压型像素驱动电路 | 第23-27页 |
| ·有源四管电流型像素驱动电路 | 第27-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像素驱动电路的改进 | 第33-48页 |
| ·有源两管电压型像素驱动电路的改进 | 第33-37页 |
| ·有源四管电流型像素驱动电路的改进 | 第37-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集成在衬底上的栅源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第48-70页 |
| ·集成在衬底上的栅源驱动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 ·基本单元电路的设计 | 第49-56页 |
| ·显示屏整体驱动电路结构设计 | 第56-57页 |
| ·栅极驱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第57-66页 |
| ·源极驱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输入保护电路和输入缓冲器的研究与设计 | 第70-76页 |
| ·栅永久击穿电压 | 第70页 |
| ·TFT 击穿特性 | 第70-71页 |
| ·输入保护电路 | 第71-72页 |
| ·管角悬空保护电路 | 第72页 |
| ·输入缓冲器 | 第72-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76-78页 |
|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6-77页 |
| ·今后待研究的问题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摘要 | 第82-84页 |
| ABSTRACT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