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共同过失犯罪理论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 论第9-14页
   ·选题背景第9-11页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第2章 共同过失犯罪问题概述第14-20页
   ·共同过失犯罪理论研究现状第14-16页
     ·否定说第14-15页
     ·肯定说第15-16页
   ·各国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态度第16-20页
     ·德国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态度第16-17页
     ·日本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态度第17-18页
     ·意大利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态度第18页
     ·我国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态度第18-20页
第3章 共同过失行为成立共同犯罪的依据第20-29页
   ·对否定共同过失行为成立共同犯罪理由的质疑第20-22页
     ·对“刑法规定排出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可能性”的质疑第20页
     ·对“共同过失犯罪不符合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质疑第20-21页
     ·对“共同过失犯罪社会危害性小”的质疑第21页
     ·对“肯定共同过失犯罪会导致株连无辜”的质疑第21-22页
     ·对“共同过失犯罪违背限制刑罚传统立法精神”的质疑第22页
   ·共同过失行为成立共同犯罪的理论依据第22-25页
     ·从过失犯罪本质分析共同过失犯罪成立依据第22-24页
     ·从共同犯罪本质分析共同过失犯罪成立依据第24-25页
   ·共同过失行为成立共同犯罪的现实依据第25-29页
     ·有利于对行为的整体性进行评价第26页
     ·有利于解决结果加重犯理论问题第26页
     ·有利于正确地追究刑事责任第26-27页
     ·有利于兼顾诉讼便利第27页
     ·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第27页
     ·符合现代社会刑事政策的要求第27-29页
第4章 共同过失犯罪的构成第29-38页
   ·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第29-32页
     ·共同过失犯罪学理与法律概念的澄清第29页
     ·共同过失犯罪与竞合过失概念的澄清第29-31页
     ·共同过失犯罪概念分析第31-32页
   ·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要件第32-38页
     ·前提条件——共同的注意义务第33-35页
     ·主体要件——一般主体第35-36页
     ·主观要件——共同的过失第36页
     ·客观方面——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违反第36-38页
第5章 共同过失犯罪的认定及刑事责任第38-49页
   ·共同过失犯罪的认定第38-45页
     ·过失教唆行为的性质认定第38-40页
     ·过失帮助行为的性质认定第40-41页
     ·监督过失中共同过失行为的认定第41-42页
     ·结果加重犯的共同过失犯罪问题第42-43页
     ·关于《解释》若干规定的评析第43-45页
   ·共同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第45-49页
     ·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第46页
     ·具体责任分配依据第46-47页
     ·责任阻却事由——信赖原则的适用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扩权强县”改革: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天线自动测量系统构建与波导缝隙馈电微带天线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