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8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1页 |
·我国农业水资源问题 | 第18-19页 |
·我国农业水价的现状与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基础 | 第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1-33页 |
·灌溉水价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农民承受能力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研究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 第33-35页 |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 | 第34页 |
·灌溉用水与灌溉水价 | 第34-35页 |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5-3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灌溉成本水价的合理性分析 | 第38-51页 |
·灌溉水价的合理性问题 | 第38-39页 |
·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 第39-43页 |
·基本研究思路 | 第39-40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0-43页 |
·灌排系统正外部性与稻田生态系统服务 | 第43-48页 |
·灌排系统的外部效益分析 | 第43-44页 |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 | 第44-48页 |
·外部性分析与灌溉成本水价确定 | 第48-49页 |
·正外部性及其内部化 | 第48-49页 |
·灌溉成本水价确定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能力的定量研究 | 第51-76页 |
·概述 | 第51-53页 |
·承受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第51-52页 |
·支付能力定量研究的思路 | 第52-53页 |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能力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53-57页 |
·支付能力水平界定的 ELES模型 | 第53-55页 |
·支付能力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灌溉水价标准调整的动态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能力定量分析的实例研究 | 第57-74页 |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57-58页 |
·基于 ELES模型的支付能力水平界定 | 第58-64页 |
·基于因子分析的支付能力综合评价 | 第64-68页 |
·灌溉水价标准调整的动态分析 | 第68-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意愿评估的 CVM及可行性研究 | 第76-92页 |
·概述 | 第76-77页 |
·CVM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 第77-78页 |
·CVM 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77页 |
·CVM 的基本研究方法 | 第77-78页 |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意愿评估的 CVM | 第78-81页 |
·基本思路与操作框架 | 第78-79页 |
·前期准备与理论假设 | 第79-80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80页 |
·调查实施过程的设计 | 第80页 |
·数据处理与有效性检验 | 第80-81页 |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意愿 CVM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 第81-89页 |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第81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81-82页 |
·初始投标值的确定 | 第82-83页 |
·调查实施过程 | 第83-84页 |
·调查样本的特征分析 | 第84页 |
·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估值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84-86页 |
·开放式条件估值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86-89页 |
·水价标准初步确定 | 第89页 |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评价及建议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意愿评估的 PR-CVM与实证研究 | 第92-114页 |
·概述 | 第92页 |
·PRA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 第92-94页 |
·PRA的概念 | 第92-93页 |
·PRA的理论依据 | 第93页 |
·PRA的基本方法 | 第93-94页 |
·农民对灌溉水价支付意愿评估的 PR.CVM | 第94-97页 |
·基本思路与操作框架 | 第94-95页 |
·PR-CVM实践应用技巧 | 第95-97页 |
·PR-CVM 的实证研究 | 第97-111页 |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第97-98页 |
·WTP引导技术选择 | 第98-100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00-101页 |
·调查实施与样本特征统计 | 第101-104页 |
·投标频度分析与平均WTP计算 | 第104-107页 |
·调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检验 | 第107-110页 |
·支付意愿的偏差分析及控制 | 第110-111页 |
·基于ATP与WTP的农民灌溉水价承受能力 | 第111-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灌溉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114-132页 |
·概述 | 第114页 |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14-11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14-115页 |
·SWOT分析法 | 第115页 |
·灌溉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115-122页 |
·一般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第115-117页 |
·传统利益相关者的属性 | 第117-119页 |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认定 | 第119-120页 |
·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及演变 | 第120-122页 |
·灌区管理单位的 SWOT分析 | 第122-130页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122-124页 |
·内部条件分析 | 第124-127页 |
·SWOT矩阵分析 | 第127-130页 |
·灌溉水价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第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5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2-133页 |
·主要创新成果 | 第133页 |
·研究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6页 |
附录A 五岸灌区地理位置及十支渠示意图 | 第146-148页 |
附录B 五岸灌区农业用水现状调查问卷 | 第148-150页 |
附录C CVM调查问卷 | 第150-153页 |
附录D 半结构访谈提纲 | 第153-154页 |
附录E 农民 ATP与 WTP调查问卷 | 第154-158页 |
附录F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及获奖情况 | 第158-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