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通史论文--史料论文

西夏文献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序言第7-15页
 1. 西夏文献学研究的意义第7-9页
 2. 西夏文献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需求第9-10页
 3. 西夏文献学研究的实证要求第10页
 4. 西夏文献学研究的实践基础第10-12页
 5. 本文撰写的有利条件和思路第12页
 6. 本文的创新意义第12-15页
第一章 西夏和黑水城简史第15-19页
 1. 西夏王朝第15-16页
 2. 黑水城第16-17页
 3. 西夏文的重新发现和认识第17-19页
第二章 西夏文献定义第19-21页
第三章 西夏文献的收藏第21-27页
 1. 国内部分第21-24页
 2. 国外部分第24-27页
第四章 西夏文献各部收藏的相互关系第27-47页
 1. 俄藏西夏文献的两个获取地点第27页
 2. 英藏黑水城文献的来源和研究第27-28页
 3. 英藏黑水城文献与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关系和比较第28-33页
 4. 法藏西夏文文献与莫高窟北区文献的关系和比较第33页
 5. 法藏西夏文文献和俄国、敦煌研究院收藏的关系第33-47页
  附表1.英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要目第35-37页
  附表2.黑水城K.K.II.遗址出土文献简目第37-39页
  附表3.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总目第39-47页
第五章 西夏世俗文献举要第47-53页
 1. 四部书第47-51页
 2. 社会文书第51-53页
第六章 西夏佛教文献举要第53-78页
 1. 西夏佛教文献来源和形成第53-66页
  附表4.从汉文翻译的佛典第54-66页
 2. 对回鹘文化的兼收第66-67页
 3. 对吐蕃文化的吸收第67-78页
  附表5.从藏文翻译的佛典第67-78页
第七章 西夏佛教文献反映的教派特点第78-93页
 1. 清凉国师和顺宗皇帝——华严教派的复兴第78-79页
 2. 澄观—宗密体系——教禅合一的潮流第79-80页
 3. 禅源诸诊集——禅学的兴盛第80页
 4. 六祖坛经的版本——并非单一的敦煌本系统第80-85页
  附表6. 《六祖坛经》四种比较第82-85页
 5. 西夏文献中的“禅藏”文献臆测第85-86页
 6. 阿弥陀佛崇拜——净土的繁荣第86-87页
 7. 上乐、时论、大黑天崇拜——密教的发展变化第87-93页
  附表7.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目录第89-93页
第八章 西夏文献的版本学研究第93-115页
 1. 西夏版本学研究之一——纸质第93-95页
 2. 西夏版本学研究之二——印刷术第95-100页
  俄藏文献中收录的雕版印本第95-97页
  英国藏品中的木活字本第97-98页
  英国藏品中的泥活字本第98-100页
  法藏西夏文文献的活字本第100页
 3. 西夏版本学研究之三——版本鉴别第100-102页
 4. 西夏版本学研究之四——版画第102-105页
  西夏版画要目第103-105页
 5. 西夏版本学研究之五——装帧第105-107页
 6. 西夏版本学研究之六——题记第107-115页
  a.帝王题记第108-109页
  b.皇后题记第109-111页
  c.官员题记第111页
  d.僧人题记第111-112页
  e.供养人题记第112-113页
  f.刻印人题记第113-114页
  g.管主八题记第114-115页
第九章 西夏文献总目初编第115-140页
 附表8.西夏佛教文献各部数量第116-117页
 附表9.西夏文献总目第117-140页
附录: 黑水城艺术品与藏传佛教第140-145页
参考书目第145-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企业IPO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下一篇:JIT供货在江铃股份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