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钙离子在人体中的作用 | 第10-12页 |
·钙离子的生物学效应 | 第10页 |
·钙离子的人体骨架构成 | 第10页 |
·钙离子的神经调节作用 | 第10-11页 |
·钙离子对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 第11页 |
·钙离子在凝固血液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钙离子传递各种生物信息的作用 | 第12页 |
·钙离子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钙离子在细胞分裂时的变化 | 第13-14页 |
·细胞钙离子浓度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 第14页 |
·细胞钙离子浓度对离子载体对的反应 | 第14页 |
·钙离子的第二信使作用 | 第14-17页 |
·第二信使的作用方式和特征 | 第15页 |
·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的意义 | 第15-17页 |
·钙离子浓度的检测方法 | 第17-21页 |
·同位素示踪法 | 第18页 |
·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法 | 第18页 |
·核磁共振(19F-NMR)法 | 第18页 |
·酶分析法 | 第18-19页 |
·钙离子激活发光蛋白法 | 第19-20页 |
·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法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发展与应用 | 第24-39页 |
·第一代钙离子荧光指示剂 | 第24-25页 |
·第二代钙离子荧光指示剂 | 第25-27页 |
·第三代钙离子荧光指示剂 | 第27页 |
·其它钙离子荧光指示剂 | 第27-31页 |
·常见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光谱性能 | 第31-32页 |
·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测定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原理 | 第32-34页 |
·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导入细胞的方法 | 第32-33页 |
·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测定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原理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第三章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指示剂的设计与合成 | 第39-62页 |
·引言 | 第39页 |
·钙离子荧光指示剂Indo-1分子结构的分析 | 第39-40页 |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设计 | 第40页 |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甲酯的合成研究 | 第40-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9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2页 |
·反应中两种Wittig试剂的合成方法 | 第42-44页 |
·1-(2-氯乙氧基)-4-甲基-2-硝基苯(化合物A) | 第44页 |
·4-甲基-2-硝基-2-(2-(4-硝基苯氧基)乙氧基)-1-硝基苯(化合物B)的合成 | 第44页 |
·2-(2-(2-氨基-5-甲基苯氧基)乙氧基)-5-甲基苯胺(化合物C)的合成 | 第44-45页 |
·4-甲基-4'-甲基-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甲酯(化合物D)的合成 | 第45页 |
·BAPTA-CH_3-CHO(化合物E)的合成 | 第45-46页 |
·BAPTA-Ole-CH_3-CHO(化合物F)的合成 | 第46-47页 |
·化合物G的合成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设计合成路线的确立 | 第50页 |
·螯合母体BAPTA前体醛合成条件探讨 | 第50-53页 |
·Wittig试剂(b)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53-54页 |
·化合物BAPTA-Ole-CH_3-CHO制备讨论 | 第54-56页 |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甲酯形式的分离检测 | 第56-57页 |
·化合物BAPTA-Ole-CH_3-CHO的合成目的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指示剂的光谱性质 | 第62-67页 |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水解 | 第62页 |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激发光谱 | 第62-63页 |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荧光光谱 | 第63-64页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63页 |
·荧光光谱图 | 第63-64页 |
·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水解的条件优化 | 第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附图 | 第67-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