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管理(劳动保护管理)论文--安全管理(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转型期中国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2页
 一、选题依据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9-11页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第11-12页
第二章 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理论基础第12-25页
 一、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内涵和属性第12-13页
 二、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理论依据第13-19页
  (一) 外部性理论与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第13-14页
  (二) 风险理论与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第14-16页
  (三) 生命价值理论与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第16-18页
  (四)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第18-19页
 三、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基本方法第19-23页
  (一) 规制标准设定第19-21页
  (二) 过程监控第21页
  (三) 政策实施第21-23页
 四、工作场所安全规制效果研究第23-25页
第三章 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分析第25-46页
 一、工作场所安全规制法律体系的比较第25-29页
  (一) 美国第26-27页
  (二) 德国第27-28页
  (三) 俄罗斯第28-29页
  (四) 印度第29页
 二、工作场所安全规制标准比较第29-31页
  (一) 美国第30页
  (二) 德国第30-31页
  (三) 巴西第31页
 三、工作场所安全规制机构比较第31-36页
  (一) 美国第31-33页
  (二) 德国第33-34页
  (三) 南非第34-36页
 四、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程序比较第36-38页
  (一) 美国第36-37页
  (二) 德国第37-38页
 六、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新趋势第38-41页
  (一) 将健康安全引入工作场所安全规制领域第38-39页
  (二) 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并注重预防功能第39-40页
  (三) 将安全文化引入工作场所安全规制,工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第40-41页
 七、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基本经验第41-46页
  (一) “由乱到治”是各国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必经过程,而有效的安全规制则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第41页
  (二) 完善的法制环境和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的长远计划是构建工作场所安全规制体系的前提第41-42页
  (三) 成熟的工伤保险制度能有效防止事故损失外部化转移,是生命价值的有力保障第42页
  (四) 严密安全生产监督监管体制是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制度支持第42-43页
  (五) 安全投入是减少工作场所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对安全投入的监管是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重要内容第43-44页
  (六) 建设安全文化,重视安全培训是工作场所安全规制的新趋势第44-46页
第四章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工作场所安全规制制度设计第46-56页
 一、中国工作场所安全规制激励不相容的体现第47-53页
  (一) 中央规制机构与地方规制机构规制目标不相容第47-48页
  (二) 规制机构与企业安全投入目标不一致第48-51页
  (三) 企业事故责任与企业赔偿责任激励不相容第51-53页
 二、中国工作安全规制制度的重新构建第53-56页
  (一) 加强规制机构独立性,使中央与地方规制机构目标激励相容第53-54页
  (二) 制定合理的安全标准,使规制机构的安全目标与企业经济利益目标激励相容第54页
  (三) 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的工伤事故保险赔偿机制,使工人的安全目标与企业安全投入和事故赔偿责任激励相容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研究
下一篇:蚌埠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