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7页 |
| ·研究发散性思维的意义 | 第10-11页 |
| ·课程改革对培养发散性思维提出的要求 | 第11-13页 |
| ·国内外关于发散性思维的研究 | 第13-17页 |
| 2 发散性思维概述 | 第17-24页 |
| ·发散性思维及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 ·发散性思维的特征 | 第19-21页 |
| ·发散性思维的形式 | 第21-24页 |
| 3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研究 | 第24-41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 ·哲学基础 | 第24-25页 |
| ·心理学基础 | 第25-27页 |
| ·教育学基础 | 第27-28页 |
| ·生物学基础 | 第28-30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 ·主体性原则 | 第30页 |
| ·发展性原则 | 第30页 |
| ·新颖性原则 | 第30-31页 |
| ·开放性原则 | 第31页 |
| ·民主性原则 | 第31页 |
| ·问题原则 | 第31页 |
| ·活动性原则 | 第31-32页 |
| ·激励性原则 | 第32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条件 | 第32-34页 |
| ·社会实践 | 第32页 |
| ·问题意识 | 第32-33页 |
| ·知识积累 | 第33页 |
| ·原形启发 | 第33-34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影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阻碍因素 | 第34-41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阻碍发散性思维发展的认知因素 | 第34-38页 |
| ·生物学教学中阻碍发散性思维发展的个性因素 | 第38-39页 |
| ·生物学教学中阻碍发散性思维发展的师生因素 | 第39-41页 |
| 4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学实施的设计 | 第41-63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 第41-47页 |
| ·迁移法(示例) | 第41-42页 |
| ·组合法(示例) | 第42-43页 |
| ·分离法(示例) | 第43-44页 |
| ·相反法(示例) | 第44-45页 |
| ·群体法(示例) | 第45-47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 第47-53页 |
|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 第47页 |
| ·精心设问——引发思考 | 第47-48页 |
| ·拓宽思路——促进交流 | 第48页 |
| ·保证时间——倡导提问 | 第48-49页 |
| ·重视运用——分析实际 | 第49-50页 |
| ·了解学情——因势利导 | 第50页 |
| ·教学案例 | 第50-53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施过程 | 第53-59页 |
| ·发散性思维的准备阶段 | 第53-54页 |
| ·发散性思维的育化阶段 | 第54页 |
| ·发散性思维的顿悟阶段 | 第54-55页 |
| ·发散性思维的验证阶段 | 第55-56页 |
| ·教学案例 | 第56-59页 |
|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评价方法 | 第59-63页 |
| ·观察法 | 第60-61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61-62页 |
| ·测量法 | 第62页 |
| ·其他评价方法 | 第62-63页 |
| 5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验研究 | 第63-94页 |
| ·实验目的 | 第63页 |
| ·实验假设 | 第63页 |
| ·实验对象 | 第63页 |
| ·实验变量 | 第63-64页 |
|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 ·实验步骤 | 第6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89页 |
| ·实验结论 | 第89页 |
| ·教学案例 | 第89-94页 |
| 6 结论 | 第94-95页 |
| 7 讨论和建议 | 第95-99页 |
| ·讨论 | 第95-97页 |
| ·建议 | 第97-99页 |
| 结语 | 第99-100页 |
| 注释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 附录 | 第106-111页 |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