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湾沉积动力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泥沙动力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1 研究区概况 | 第15-25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地形地貌 | 第15-17页 |
·气象 | 第17-19页 |
·气温 | 第17页 |
·降水 | 第17页 |
·风况 | 第17-18页 |
·雾况 | 第18-19页 |
·湿度 | 第19页 |
·水文动力 | 第19-22页 |
·潮汐 | 第19-20页 |
·波浪 | 第20-21页 |
·海流 | 第21-22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2-25页 |
2 研究区沉积动力特征研究 | 第25-40页 |
·泥沙来源分析 | 第25页 |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 第25-28页 |
·水下动力地貌研究 | 第28-29页 |
·潮流冲刷槽 | 第28页 |
·潮流沙脊 | 第28页 |
·拦门沙 | 第28-29页 |
·口门外浅滩 | 第29页 |
·乳山湾泥沙运移趋势分析 | 第29-37页 |
·悬移质泥沙运移分析 | 第29-32页 |
·沿岸输沙计算分析 | 第32-37页 |
·乳山湾海底蚀淤分析 | 第37-40页 |
·海图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航道蚀淤变化 | 第39-40页 |
3 数值模拟方法在沉积动力方面的应用 | 第40-62页 |
·ECOMSED 模型简介 | 第40-44页 |
·模型简介 | 第40-42页 |
·平均运动方程组 | 第42-43页 |
·方程的定解条件 | 第43-44页 |
·潮流场数值模拟 | 第44-57页 |
·计算域和网格设置 | 第44-45页 |
·大海域潮流数值模型及验证 | 第45-48页 |
·潮流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7页 |
·泥沙侵蚀淤积数值模拟 | 第57-62页 |
·沉积物再悬浮和沉降计算公式选取 | 第57-58页 |
·模型输入条件 | 第58页 |
·蚀淤模拟计算分析 | 第58-62页 |
4 乳山港航道开挖方案对比及淤积分析 | 第62-70页 |
·乳山港航道开挖方案对比 | 第62-67页 |
·波流共同作用下推移质航道淤积计算公式 | 第63-65页 |
·不同航道开挖方案淤积分析 | 第65-66页 |
·航道开挖方案对比 | 第66-67页 |
·航道淤积定性分析 | 第67-70页 |
·沉积物物质组成方面分析 | 第67-68页 |
·泥沙来源方面分析 | 第68页 |
·滩槽稳定性方面分析 | 第68-70页 |
5 结论 | 第70-72页 |
·本文结论 | 第70-71页 |
·不足之处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