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8-9页 |
(一) 病人来源 | 第8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8页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一) 临床分组 | 第9页 |
(二) 治疗药品 | 第9页 |
(三)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9页 |
(四) 治疗方法及剂量 | 第9-10页 |
(五)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0页 |
(六)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第10页 |
(七) 统计学处理 | 第10-11页 |
三、一般资料 | 第11-13页 |
(一) 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 第11页 |
(二)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第11-12页 |
(三) 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 第12页 |
(四) 患者病情严重度指数 | 第12页 |
(五) 治疗前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见表5) | 第12-13页 |
(六) 治疗前关节液一氧化氮(NO)含量(见表6) | 第13页 |
(七) 治疗前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见表7) | 第13页 |
(八) 治疗前关节液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见表8) | 第13页 |
四、结果 | 第13-17页 |
(一) 安全性指标观察 | 第13-14页 |
(二) 血清和关节液SOD、NO 含量的测定 | 第14-16页 |
(三) 临床总疗效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29页 |
一、祖国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7-19页 |
二、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该病病机认识的相关性 | 第19页 |
三、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9-26页 |
四、关节止痛胶囊的方药组成、用药特点 | 第26-28页 |
五、关节止痛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28-29页 |
课题展望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综述 | 第37-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详细摘要 | 第47-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