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经验法则的基本内容 | 第11-16页 |
(一) 经验法则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经验法则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 经验法则的分类 | 第13-14页 |
(四) 经验法则的属性 | 第14-15页 |
(五) 经验法则与相似概念的区分 | 第15-16页 |
二、域外对经验法则的研究及用 | 第16-21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 | 第17-20页 |
1、德国对经验法则的研究及适用 | 第17-18页 |
2、日本学说与实践中的经验法则 | 第18-19页 |
3、我国台湾地区对经验法则的研究与运用 | 第19页 |
4、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中经验法则运用的特征 | 第19-20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对经验法则的运用 | 第20-21页 |
三、经验法则在我国民事审判中的运用 | 第21-26页 |
(一) 我国民事审判中运用经验法则的现实性与必然性 | 第21-22页 |
(二) 经验法则在我国民事审判中的功能运用 | 第22-25页 |
1、证据评价方面 | 第22-23页 |
2、事实认定方面 | 第23-24页 |
3、法解释方面 | 第24-25页 |
(三) 我国民事审判活动中经验法则运用的问题与局限 | 第25-26页 |
1、未建立系统完善的经验法则适用机制 | 第25页 |
2、法官素质与法院功能不相匹配 | 第25-26页 |
3、经验法则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运用处于无序状态 | 第26页 |
四、我国民事审判中经验法则运用完善之构想 | 第26-32页 |
(一) 完善关于经验法则的立法,增强可操作性 | 第27-28页 |
(二) 加强与法院功能相匹配的法官制度建设 | 第28-29页 |
(三) 强化质证辩论功能,充分发挥当事人诉讼主体作用 | 第29页 |
(四) 确立法官心证公开制度 | 第29-31页 |
(五) 建立经验法则的案例指导制度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