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构成及保护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主要符号及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什么是文物建筑 | 第12-13页 |
·文物建筑保护概况 | 第13-15页 |
·国际概况 | 第13-14页 |
·国内概况 | 第14-15页 |
·山西省古代木构建筑保护现状 | 第15-16页 |
·文物建筑保护中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 第16-18页 |
·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 第18-23页 |
·什么是价值 | 第19-20页 |
·文物建筑价值之源的追溯 | 第20-22页 |
·意识形态的语言──信息 | 第22-23页 |
·关于论文研究的哲学说明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初探 | 第24-43页 |
·什么是信息 | 第24页 |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 | 第24-25页 |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分项依据及限定说明 | 第25-26页 |
·文物建筑“分析性”信息分项 | 第26-30页 |
·从时间概念上进行分项 | 第26-30页 |
·文物建筑“主体性”信息分项 | 第30-38页 |
·显性信息 | 第30-35页 |
·隐性信息 | 第35-38页 |
·其它信息 | 第38页 |
·对于分项研究的阐释与说明 | 第38-41页 |
·主历史信息和辅历史信息 | 第38-39页 |
·隐性信息和显性信息 | 第39-41页 |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总公式 | 第41-43页 |
·历史信息构成要素的量化说明 | 第41页 |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总公式的表达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历史信息的构成分析与信息保护 | 第43-56页 |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演化方式 | 第43-44页 |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与价值分析 | 第44-46页 |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保护 | 第46-50页 |
·信源的保护 | 第47页 |
·信息的记录与采集 | 第47-49页 |
·信道的疏通和信息的传播 | 第49-50页 |
·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信息分析 | 第50-56页 |
·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信息量讨论 | 第50-52页 |
·信息构成方式与文物建筑保护手段研究 | 第52-56页 |
第四章 信息的语言功能与文物建筑修缮 | 第56-74页 |
·信息的语言功能分析 | 第56-57页 |
·对于前述问题的二次讨论 | 第57-61页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实例的二次分析 | 第61-74页 |
·文物建筑修缮方法的选择 | 第62-64页 |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修缮保护工程分析 | 第64-74页 |
第五章 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的研究意义 | 第74-80页 |
·研究内容的回顾 | 第74页 |
·将文物建筑与信息结合的意义 | 第74-75页 |
·几个方面的作用展望 | 第75-80页 |
·对于文物建筑本体的直接性作用 | 第75-77页 |
·间接性的指导、评估及借鉴作用 | 第77-8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