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湖水环境仿真与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城市景观水体的类型与污染现状 | 第9-11页 |
·城市景观水体的类型 | 第9页 |
·我国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 | 第10-11页 |
·国内外景观水体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13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模型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 | 第12-13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仿真研究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 第13页 |
·课题研究主要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3-16页 |
·课题的目的 | 第13-14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咸阳湖水环境系统分析 | 第16-36页 |
·咸阳湖形成的历史渊源 | 第16-17页 |
·自然环境 | 第16页 |
·社会环境 | 第16页 |
·工程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咸阳湖水环境系统结构 | 第17-18页 |
·河流水系结构 | 第17页 |
·主要河流特征 | 第17-18页 |
·咸阳湖补水主要来源 | 第18-20页 |
·地表水 | 第18-19页 |
·地下水 | 第19-20页 |
·境外引水 | 第20页 |
·污水处理厂回用水 | 第20页 |
·咸阳湖污染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水质现状 | 第20-23页 |
·水质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咸阳湖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26-35页 |
·景观水体水环境容量基本理论与特征 | 第26-27页 |
·咸阳湖水环境功能分区 | 第27-28页 |
·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 第28页 |
·参数K 值的确定 | 第28-29页 |
·咸阳湖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 | 第29页 |
·咸阳湖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29-32页 |
·咸阳湖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环境价值及其水环境恢复力研究 | 第36-47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价值概述 | 第36-38页 |
·水环境的内涵及其特点 | 第36页 |
·水环境价值研究 | 第36-37页 |
·水环境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容量价值概述 | 第38-39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容量价值研究的重要性 | 第38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容量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恢复力研究 | 第39-42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的稳态转换分析 | 第39-40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恢复力分析 | 第40-41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恢复力的影响因素 | 第41页 |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的变化规律与系统阈值的讨论 | 第41-42页 |
·城市景观水体的保护 | 第42-46页 |
·城市景观水体保护的概念和目的 | 第42-43页 |
·城市景观水体保护的意义 | 第43页 |
·我国景观水体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 第47-58页 |
·概述 | 第47页 |
·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规划 | 第47页 |
·费用函数的建立与讨论 | 第47-49页 |
·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 | 第49-54页 |
·咸阳湖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最优化方法求解 | 第51-53页 |
·动态规划模型的简化 | 第53-54页 |
·动态规划的解及讨论 | 第54-56页 |
·动态规划化的解 | 第54-55页 |
·解的讨论 | 第55-56页 |
·咸阳湖水体改善措施 | 第56-57页 |
·生态护坡 | 第56页 |
·生态浮床与生物接触氧化组成技术 | 第56-57页 |
·喷泉曝气技术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咸阳湖水环境可视化模拟与仿真 | 第58-74页 |
·可视化建模机理 | 第58页 |
·模拟与仿真 | 第58-64页 |
·选择并建立计算模块 | 第58-63页 |
·数据导入与输出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3页 |
·水环境模拟预测基点 | 第64页 |
·模拟计算结果 | 第64-6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7-68页 |
·咸阳湖补水方案 | 第68-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咸阳湖水环境系统仿真建模 | 第74-88页 |
·水环境仿真模型研究的要点 | 第74页 |
·水质预测模型 | 第74-75页 |
·一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 | 第74-75页 |
·二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 | 第75页 |
·多组分综合体系水质模型 | 第75页 |
·咸阳湖水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5-81页 |
·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 第76-79页 |
·湖泊水质模型 | 第79-81页 |
·模型参数识别及验证 | 第81-84页 |
·参数识别方法 | 第81-83页 |
·模型参数与参数的确定 | 第83-84页 |
·咸阳湖水环境模拟试验 | 第84-87页 |
·试验目的 | 第84页 |
·试验设计 | 第84页 |
·模拟试验理论基础及假设 | 第84-85页 |
·模拟试验分析及求解方法 | 第8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8页 |
·建议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附录 | 第93-94页 |
附图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