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优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21页
   ·钢结构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第9页
   ·梁柱节点连接研究的工程意义第9-14页
     ·工程中存在的梁柱节点形式第10页
     ·洛杉矶、日本版神大地震及国内钢结构震害事故第10-11页
     ·对地震引发建筑事故进行分析第11-13页
     ·节点连接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第13-14页
   ·国内外针对钢框架梁-柱刚性节点性能的研究第14-19页
     ·改进节点设计的途径第14-16页
     ·国外关于刚性节点破坏的研究第16-19页
     ·国内关于刚性节点破坏的研究第19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9-21页
     ·前人研究的不足第19页
     ·本文研究的思路第19-20页
     ·本文将要进行的主要工作第20-21页
2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设计第21-31页
   ·结构抗震设计经过了以下发展阶段第21-22页
   ·梁柱刚性连接节点设计分类第22页
     ·多遇地震作用第22页
     ·超过多遇地震作用第22页
     ·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第22页
   ·梁柱刚性连接节点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正确的设计方法第22-28页
     ·第一种设计方法(即按组合内力来设计的方法)第22-25页
     ·第二种设计方法(即杆件承载力设计法)第25-27页
     ·第三种设计方法(极限承载力设计法)第27-28页
   ·对比国外在这方面的设计动向第28-30页
     ·将我国(仅指第一阶段)与美国设计手册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第29页
     ·极限承载力设计法与国外对比第29-30页
   ·本章总结第30-31页
3 节点连接计算与优化设计第31-45页
   ·选取狗骨式节点的依据第31-33页
     ·狗骨节点优点第31页
     ·节点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第31-32页
     ·节点形式第32页
     ·塑性铰外移后腹板的连接第32-33页
   ·本文研究中所参照的实验模型第33-35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41页
     ·有限元分析的依据第35-39页
     ·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有限元模型的检验第41-45页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第41-42页
     ·节点的弹性静力计算第42-43页
     ·节点的弹塑性计算第43-44页
     ·Von Mises 应力梯度图第44-45页
4 削弱部位及削弱长度的变化对节点性能影响第45-67页
   ·有限元研究的关键部位第45页
   ·弹性阶段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第45-53页
     ·第一种情况第46-48页
     ·第二种情况第48-50页
     ·第三种情况第50-53页
   ·弹塑性阶段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第53-64页
     ·节点塑性区的开展情况第53-58页
     ·计算结果分析-确定c 值第58页
     ·梁翼缘削弱处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第58-59页
     ·梁根部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第59-60页
     ·梁长方向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第60-63页
     ·节点承载力的变化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7页
     ·b、c 参数的取值第64页
     ·狗骨节点的设计方法建议第64-67页
5 翼缘加强形狗骨分析第67-75页
   ·翼缘加强形狗骨节点的提出第67-71页
     ·翼缘增强狗骨节点与其余节点对比第67-68页
     ·梁端增强式和狗骨式并用的连接节点作法第68-69页
     ·细部尺寸的选取第69-70页
     ·ANSYS 有限元模拟基本过程第70-71页
   ·弹性阶段第71-72页
   ·弹塑性阶段第72-74页
     ·梁长方向的应力应变分布第72页
     ·梁根部的应力应变分布第72-73页
     ·节点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第73-74页
   ·本章小节第74-75页
     ·加强狗骨性能分析第74页
     ·翼缘加强狗骨节点削弱深度的确定第74-75页
6 节点性能综述第75-7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结论第77-78页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以来阿拉伯民族的觉醒与“王政时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研究(1798—1958)
下一篇: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与农民负担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