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 1 引言 | 第8页 |
| 2 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模型 | 第8-10页 |
| ·位点结合模型 | 第9页 |
| ·专一性和非专一性模型 | 第9-10页 |
| ·相分配模型 | 第10页 |
| 3 蛋白和药物结合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0-18页 |
| ·亲和色谱法 | 第11-15页 |
| ·荧光法 | 第15-18页 |
| 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22页 |
| 第二章 前沿色谱研究药物和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22-45页 |
| 1 引言 | 第22-23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27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3页 |
| ·前沿分析法的选用 | 第27-28页 |
|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测定 | 第28-32页 |
| ·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 第32-33页 |
| ·温度对药物和BSA结合的k’,m_(lpp),K影响 | 第33-36页 |
| ·温度对药物和BSA结合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药物和BSA作用力类型 | 第37-38页 |
| ·流动相pH对药物和BSA结合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流动相中异丙醇对BSA和药物结合的影响 | 第40-43页 |
| 4 结论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荧光法研究药物和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45-55页 |
| 1 引言 | 第45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45页 |
| ·方法 | 第45-4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 ·荧光光谱 | 第46-47页 |
| ·BC和盐酸氯丙嗪对BSA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 第47-49页 |
| ·BC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K_A以及结合位点数n | 第49-51页 |
| ·结合距离的计算 | 第51-52页 |
| ·作用过程中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52-53页 |
| 4 结论 | 第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