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的产权配置--一个不完全合约理论视角的分析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外电力行业产权改革实践 | 第16-26页 |
·国外电力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 第16-20页 |
·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特征及弱化 | 第16-17页 |
·电力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 第17-20页 |
·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国有企业低效率问题 | 第21-22页 |
·民营化改革理论 | 第22-23页 |
·国外电力行业产权改革实践 | 第23-26页 |
·各国电力行业产权改革情况概述 | 第23-24页 |
·电力民营化改革经验和教训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研究成果分析 | 第26-30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26-28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28-29页 |
·以上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不完全合约视角下的电力行业产权改革 | 第30-36页 |
·不完全合约理论概述 | 第30-31页 |
·不完全合约理论在产权改革领域的应用 | 第31-34页 |
·GHM 模型在公有产权改革问题上的应用 | 第32-33页 |
·不完全合约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融合 | 第33-34页 |
·电力行业产权改革中的不完全合约问题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电力企业产权配置模型 | 第36-51页 |
·模型设定 | 第36-41页 |
·模型假设 | 第41-43页 |
·不完全合约 | 第41页 |
·信息结构 | 第41-42页 |
·技术假设 | 第42-43页 |
·国有化与民营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3-49页 |
·国有化:原谅高成本 | 第43-45页 |
·民营化:施加预算硬约束 | 第45-49页 |
·民营化优于国有化的条件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我国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意义及政策思路 | 第51-57页 |
·我国电力改革的进程 | 第51-53页 |
·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意义 | 第53-54页 |
·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准备条件 | 第54-55页 |
·我国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