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引言第9-18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9-10页
     ·风景名胜区第9页
     ·风景名胜资源第9页
     ·遗产资源第9-10页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第10页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类型第10页
   ·研究背景第10-13页
     ·遗产资源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第10-11页
     ·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旅游利用现状概述第13页
   ·研究范畴的界定第13-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6页
   ·研究的框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综述与分析第18-26页
   ·本文涉及的主要学科第18-22页
   ·国内外关于遗产旅游利用的研究论述第22-26页
第3章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第26-46页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特征第26-32页
     ·遗产资源的普遍特征第26-27页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的独有特征第27-32页
   ·古今中国风景名胜遗产资源之科学利用第32-39页
     ·农业文明时代的多元利用——“天人合一”与中国人的山水观第32-36页
     ·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时代的科学利用——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利用第36-39页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旅游利用的原则第39-46页
     ·自然与文化和谐原则第39-40页
     ·保护与发展统一原则第40-41页
     ·遗产与环境共生原则第41-42页
     ·利用与控制和谐原则第42-44页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第44-46页
第4章 风景名胜遗产资源利用方法第46-79页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误区剖析第46-51页
   ·遗产资源价值分类系统的构建第51-57页
     ·以“遗产资源内在价值”作为利用方法导向第51-52页
     ·遗产资源价值分类系统的建立第52-57页
   ·遗产资源深化利用方法第57-79页
     ·方法一:自然生态价值的体验第57-72页
     ·方法二:文化生态价值的体验第72-7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3页
   ·课题研究的总结第79-81页
   ·课题研究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图片来源第87-8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的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数据挖掘在分析型CRM中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