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枯草杆菌色氨酰-tRNA 合成酶的K149 和E153 残基参与酶与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识别 | 第9-27页 | 
| 摘要 | 第9页 | 
| 1 引言 | 第9-11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1-13页 | 
| ·菌株、质粒和生化试剂 | 第11页 | 
| ·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11-12页 | 
| ·枯草杆菌 TrpRS 突变体的构建和纯化 | 第12页 | 
| ·tRNA~(Trp) 体外转录及纯化 | 第12页 | 
| ·氨基酸活化反应的动力学测定 | 第12-13页 | 
| ·tRNA~(Trp) 氨基酰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第13页 | 
| 3 结果 | 第13-18页 | 
| ·K149/E153 及其对应残基的侧链基团的电性存在种属差异 | 第13-14页 | 
| ·K149 和 E153 的突变影响了色氨酸活化反应 | 第14-16页 | 
| ·K149 和 E153 的改变使 TrpRS 对枯草杆菌tRNA~(Trp) 的氨基酰化活力降低 | 第16-17页 | 
| ·枯草杆菌 TrpRS 突变体交叉催化人源tRNA~(Trp) 的氨基酰化活力增加 | 第17-18页 | 
| 4 讨论 | 第18-23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 第二章 枯草杆菌色氨酰-tRNA合成酶羧基末端参与亚基间信号交流 | 第27-50页 | 
| 摘要 | 第27-28页 | 
| 1 引言 | 第28-29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9-39页 | 
| ·菌株、质粒、引物和试剂 | 第29页 | 
| ·突变体酶的构建 | 第29-31页 | 
| ·突变体酶的表达、纯化和定量 | 第31-34页 | 
| ·tRNA 体外转录和纯化定量以及小螺旋tRNA 的设计纯化定量 | 第34-36页 | 
| ·磷交换反应测定酶活化色氨酸的能力 | 第36-37页 | 
| ·氨基酰化反应能力的检测 | 第37-38页 | 
| ·小螺旋的氨基酰化 | 第38-39页 | 
| 3 结果 | 第39-43页 | 
| ·枯草杆菌野生型 TrpRS 和变种酶表达纯化 | 第39页 | 
| ·羧基端的缺失影响了磷交换反应活性 | 第39-40页 | 
| ·羧基端的缺失和突变严重影响了氨基酰化反应 | 第40-42页 | 
| ·羧基末端的残基参与了亚基间信号交流 | 第42-43页 | 
| 4 讨论 | 第43-46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第三章 人色氨酰-tRNA 合成酶氨基端结构与功能 | 第50-74页 | 
| 摘要 | 第50页 | 
| 1 引言 | 第50-52页 | 
| 2 材料 | 第52-53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52页 | 
| ·其它材料 | 第52-53页 | 
| 3 实验步骤 | 第53-59页 | 
| ·突变体的构建和鉴定 | 第53-54页 | 
|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定量 | 第54页 | 
| ·真核色氨酸tRNA 的表达与纯化 | 第54-56页 | 
| ·测定磷交换反应活力 | 第56-57页 | 
| ·氨基酰化反应活力的检测 | 第57页 | 
| ·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57页 | 
| ·真核变种酶与原核野生型酶混合氨基酰化真核 tRNATrp | 第57-59页 | 
| 4 实验结果 | 第59-66页 | 
|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59页 | 
| ·N80d 比人野生型 TrpRS 活力高 | 第59-61页 | 
| ·N94d 和W88A不能催化色氨酸活化,也无法有效色氨酰化tRNA | 第61页 | 
| ·从 80 到 94 之间的肽段在真核来源的 TrpRS 间高度保守 | 第61-62页 | 
| ·原核野生型 TrpRS 可以促进 N94d 和 W88A 氨酰化真核 tRNATrp | 第62-66页 | 
| 5 讨论 | 第66-71页 | 
| ·人 TrpRS 氨基端 β 发夹结构是酶保持活力的重要肽段 | 第66-68页 | 
| ·第 88 位色氨酸是发夹结构的关键位置 | 第68-69页 | 
| ·氨基端小发夹结构对转酰基反应同样有很大影响 | 第69-71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