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8页 |
·超分辨率重建的主要概念 | 第10-11页 |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1-14页 |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应用领域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图像超分辨率问题模型和常用解法 | 第18-44页 |
·问题的描述与定义 | 第18-27页 |
·分辨率 | 第18-19页 |
·图像的数字化 | 第19-21页 |
·成像系统的数学描述与图像重建原理分析 | 第21-23页 |
·图像降质 | 第23-26页 |
·超分辨率重建问题的定义 | 第26-27页 |
·超分辨率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 第29-41页 |
·参考帧图像重建方法 | 第30页 |
·频域方法 | 第30-33页 |
·空域方法 | 第33-41页 |
·其它方法 | 第41页 |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边界处理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基于全相位理论的参考帧重建 | 第44-74页 |
·图像下采样的抽取格式 | 第44-47页 |
·可分离抽取 | 第44-45页 |
·不可分离抽取 | 第45-47页 |
·单帧图像内插的常用方法 | 第47-51页 |
·最近邻插值 | 第47页 |
·双线性插值 | 第47-48页 |
·高阶插值 | 第48-51页 |
·全相位理论 | 第51-53页 |
·列率的定义 | 第51-52页 |
·一维全相位空间及全相位滤波 | 第52-53页 |
·二维全相位滤波模板的设计 | 第53-62页 |
·基于离散反余弦变换(IDCT)的全相位内插模板设计 | 第54-59页 |
·基于沃尔什变换的全相位内插模板设计 | 第59-61页 |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全相位内插模板设计 | 第61-62页 |
·无噪声全相位内插的实验比较 | 第62-65页 |
·有噪声全相位内插实验比较 | 第65-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参考帧全相位内插重建的改进 | 第74-86页 |
·全相位内插的误差分析 | 第74页 |
·图像的边缘提取 | 第74-78页 |
·边缘检测原理 | 第75页 |
·正交梯度算子 | 第75-76页 |
·二阶导数算子 | 第76-78页 |
·保持边缘的全相位内插算法 | 第78-84页 |
·算法原理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与数据比较 | 第79-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基于帧差的运动估计 | 第86-100页 |
·图像配准与运动估计 | 第86-89页 |
·图像配准 | 第86-88页 |
·运动估计 | 第88-89页 |
·常用的块匹配运动估计方法 | 第89-93页 |
·匹配准则 | 第90-91页 |
·搜索窗设定 | 第91页 |
·估计精度 | 第91-92页 |
·搜索算法 | 第92-93页 |
·基于帧差的1/2 像素运动估计 | 第93-99页 |
·帧差的计算 | 第93页 |
·基于帧差信息的分层逐次迭代的运动估计方法 | 第93-95页 |
·实验结果 | 第95-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基于视频序列的单帧超分辨率重建 | 第100-114页 |
·光流法运动估计 | 第100-103页 |
·共轭梯度法 | 第103-106页 |
·基于多帧运动信息的加权算法 | 第106-107页 |
·块匹配法和光流法结合加权 | 第106页 |
·模拟实验算法步骤 | 第106-107页 |
·实验结果 | 第107-112页 |
·散焦降晰实验结果 | 第107-108页 |
·高斯降晰实验结果 | 第108-110页 |
·运动降晰实验结果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质量评价 | 第114-126页 |
·图像质量评价 | 第114-119页 |
·图像的主观质量评价 | 第115-116页 |
·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 | 第116-119页 |
·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特点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19-124页 |
·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特点 | 第119页 |
·基于边缘基元的评价方法 | 第119-122页 |
·基于局部结构相似性的评价方法 | 第122-124页 |
·实验结果 | 第124-125页 |
·无噪声lena图像重建的评价结果 | 第124页 |
·forman序列第67 帧评价结果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八章 结合人眼视觉模型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 第126-134页 |
·人眼的视觉特点 | 第126-128页 |
·结合人眼视觉模型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 第128-129页 |
·实验结果 | 第129-132页 |
·散焦降晰forman序列的65~69 帧重建第67 帧图像 | 第129-130页 |
·Gauss降晰bus序列的65~69 帧重建第67 帧图像 | 第130-131页 |
·运动降晰mobile序列的65~69 帧重建第67 帧图像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