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金融领域反洗钱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 ·反洗钱经济学研究的初步探讨及制度设计 | 第15-16页 |
| ·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洗钱与金融业反洗钱概述 | 第17-31页 |
| ·洗钱概述 | 第17-25页 |
| ·从“近几年中国银行的金融大案”说起 | 第17-18页 |
| ·洗钱的定义 | 第18-20页 |
| ·洗钱的过程与方法 | 第20-22页 |
| ·洗钱的特点 | 第22-23页 |
| ·洗钱的现状及其危害 | 第23-25页 |
| ·反洗钱工作的理论分析 | 第25-31页 |
| ·反洗钱概念及国际反洗钱概况 | 第25-27页 |
| ·反洗钱工作离不开金融业 | 第27-29页 |
| ·我国反洗钱工作重点和角色定位问题 | 第29-31页 |
| 3.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1-40页 |
| ·我国洗钱活动的特点与方法 | 第31-32页 |
|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现状 | 第32-36页 |
|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机构建设概况 | 第32-34页 |
| ·我国可疑支付交易报告工作的现状 | 第34-36页 |
|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 ·现阶段我国反洗钱工作机制的主要问题 | 第36-37页 |
| ·当前可疑支付交易报告工作中的不足 | 第37-38页 |
| ·商业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相对薄弱 | 第38-40页 |
| 4. 金融机构反洗钱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第40-53页 |
| ·反洗钱主体的决策分析 | 第40-42页 |
| ·反洗钱的成本与收益 | 第42-47页 |
| ·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2-44页 |
| ·中央银行反洗钱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4-47页 |
|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博弈分析 | 第47-53页 |
| ·反洗钱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47-48页 |
| ·博弈分析 | 第48-53页 |
| 5. 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政策建议 | 第53-60页 |
| ·反洗钱主管机关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反洗钱 | 第53-56页 |
| ·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积极反洗钱”金融机构的激励 | 第53-54页 |
| ·对已查明“消极反洗钱”的金融机构,加大检查惩罚力度 | 第54-55页 |
|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规范金融秩序 | 第55-56页 |
|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健全反洗钱机制,加大反洗钱措施 | 第56-57页 |
| ·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主动反洗钱意识 | 第56页 |
| ·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 | 第56-57页 |
| ·完善反洗钱的协作机制 | 第57-60页 |
| ·实现反洗钱机构设置上的统一 | 第57-58页 |
| ·加强金融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合作,构建反洗钱信息共享机制 | 第58-59页 |
| ·加强反洗钱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后记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