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贝格摆线齿锥齿轮的齿形仿真和接触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锥齿轮概况 | 第9-12页 |
| ·锥齿轮的传动特点 | 第9-10页 |
| ·锥齿轮的分类 | 第10-12页 |
| ·克林贝格制锥齿轮的发展 | 第12-13页 |
| ·克林贝格摆线齿锥齿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参数曲面和啮合原理 | 第18-33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参数曲面表示的基本知识 | 第18-25页 |
| ·曲面的矢量方程 | 第18-19页 |
| ·曲面的坐标方程 | 第19页 |
| ·曲面上的曲线 | 第19-20页 |
| ·曲面的法线 | 第20-21页 |
| ·曲面的第一基本齐式 | 第21页 |
| ·曲面的第二基本齐式 | 第21-22页 |
| ·曲面曲线的曲率 | 第22-23页 |
| ·曲面的法曲率 | 第23页 |
| ·曲面的短程曲率 | 第23-24页 |
| ·曲面的短程挠率 | 第24-25页 |
| ·矢量的回转和坐标变换 | 第25-28页 |
| ·圆矢量函数和球矢量函数 | 第25-26页 |
| ·矢量的回转矩阵 | 第26-27页 |
| ·点径矢的坐标变换 | 第27-28页 |
| ·空间啮合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 ·刚体的运动 | 第28-29页 |
| ·刚体的相对运动 | 第29-30页 |
| ·共轭齿面 | 第30-31页 |
| ·共轭条件方程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AMK 铣齿机床分析与切齿原理 | 第33-52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铣齿机的模式 | 第33-34页 |
| ·铣齿机运动原理分析 | 第34-35页 |
| ·克林贝格铣齿刀具 | 第35-36页 |
| ·锥齿轮共轭原理 | 第36-38页 |
| ·延伸外摆线齿线的形成 | 第36-37页 |
| ·假想平面产形轮切齿原理 | 第37-38页 |
| ·齿面的形成方法 | 第38-41页 |
| ·直接包络形成法 | 第38页 |
| ·间接包络形成法 | 第38-40页 |
| ·间接轨迹形成法 | 第40-41页 |
| ·克林贝格摆线锥齿轮的加工方法 | 第41页 |
| ·铣齿机主要调整参数 | 第41-46页 |
| ·刀位偏心角τ | 第42-43页 |
| ·刀盘安装角Δ_M | 第43页 |
| ·切入摇台角λ_T | 第43-44页 |
| ·外刀回转中心偏距的确定 | 第44-46页 |
| ·铣齿机调整参数的验证 | 第46-51页 |
| ·切齿调整参数计算辅助程序的开发 | 第46-49页 |
| ·验证切齿调整参数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产形面和齿面方程及图形仿真 | 第52-72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右旋产形面Σ_4 的方程 | 第52-55页 |
| ·左旋构件切齿啮合坐标系的建立 | 第52-53页 |
| ·右旋产形面方程的推导 | 第53-55页 |
| ·左旋产形面Σ_3 的方程 | 第55-58页 |
| ·右旋构件切齿啮合坐标系的建立 | 第55-57页 |
| ·左旋产形面方程的推导 | 第57-58页 |
| ·左旋构件齿面方程Σ_1 的推导 | 第58-62页 |
| ·右旋产形面的单位法向量 | 第58-60页 |
| ·左旋切齿啮合的共轭条件方程 | 第60-61页 |
| ·左旋切齿啮合坐标系中各标架间的转换 | 第61-62页 |
| ·左旋锥齿轮齿面方程 | 第62页 |
| ·右旋构件齿面方程Σ_2 的推导 | 第62-66页 |
| ·左旋产形面的单位法向量 | 第62-64页 |
| ·右旋切齿啮合的共轭条件方程 | 第64-65页 |
| ·右旋切齿啮合坐标系中各标架间的转换 | 第65-66页 |
| ·右旋锥齿轮齿面方程 | 第66页 |
| ·产形面和齿面的三维仿真 | 第66-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5章 克林贝格摆线锥齿轮接触分析 | 第72-82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齿面接触分析 | 第72-79页 |
| ·对滚模型的建立 | 第72-73页 |
| ·齿面上的接触迹线 | 第73-76页 |
| ·瞬时接触椭圆参数 | 第76-79页 |
| ·瞬时传动比误差 | 第79页 |
| ·绘制工作齿面接触区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