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 第1-11页 |
1.1:论文背景 | 第7-10页 |
1.2: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IMS体系结构 | 第11-30页 |
2.1:IMS的产生背景 | 第11-14页 |
2.2:IMS的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2.3:IMS的功能实体 | 第15-21页 |
2.3.1:CSCF | 第15-17页 |
2.3.2:数据库(HSS,SLF) | 第17-18页 |
2.3.3:网间配合元素(BGCF,MGCF,IMS-MGW,SGW) | 第18-19页 |
2.3.4:服务(AS,MRFC,MRFP) | 第19-20页 |
2.3.5:支撑实体(THIG,SEG,PDF) | 第20页 |
2.3.6:计费 | 第20-21页 |
2.4:基于IMS的3G业务架构 | 第21-22页 |
2.5:SIP协议 | 第22-26页 |
2.5.1 SIP的起源及其发展 | 第22-23页 |
2.5.2 SIP的体系结构 | 第23页 |
2.5.3 SIP协议及框架 | 第23页 |
2.5.4 SIP的特点 | 第23-24页 |
2.5.5 SIP的应用和未来 | 第24-26页 |
2.6:IMS中具体应用的SIP协议通信流程 | 第26-28页 |
2.6.1 业务流程 | 第26-28页 |
2.7:IMS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28-30页 |
第3章:电子白板技术 | 第30-35页 |
3.1:电子白板的概念 | 第30-31页 |
3.2:电子白板的应用现状 | 第31-32页 |
3.2.1 现阶段电子白板的应用领域 | 第31页 |
3.2.2 现阶段电子白板的主要功能 | 第31-32页 |
3.3:有关电子白板的一些技术 | 第32-35页 |
3.3.1 共享电子白板中的感知技术 | 第32-33页 |
3.3.2 电子白板的体系结构、通信机制和带宽需求 | 第33-35页 |
3.4:电子白板的发展前景 | 第35页 |
第4章:基于IMS域电子白板系统的设计 | 第35-41页 |
4.1:基于IMS域电子白板系统结构 | 第35-38页 |
4.1.1 功能实体架构 | 第36-38页 |
4.1.2 会话逻辑架构 | 第38页 |
4.2:基于IMS域电子白板会话举例 | 第38-41页 |
第5章:注册和会话管理子系统 | 第41-48页 |
5.1:注册子系统 | 第41-45页 |
5.1.1 注册 | 第41-44页 |
5.1.2 重注册和解除注册 | 第44-45页 |
5.2:会话管理子系统 | 第45-48页 |
5.2.1 会话建立 | 第45-48页 |
5.2.2 会话结束 | 第48页 |
第6章:总结 | 第48-50页 |
附录:缩略词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