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缩略语表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综述 | 第12-42页 |
| 1 西医 | 第12-22页 |
| ·发病情况 | 第12-13页 |
| ·病因 | 第13页 |
| ·病理 | 第13-15页 |
| ·诊断要点 | 第15-16页 |
| ·治疗途径 | 第16-17页 |
| ·康复疗法 | 第17-22页 |
| 2 中医 | 第22-36页 |
| ·古代文献中有关该病的论述 | 第22-23页 |
| ·病因病机 | 第23-24页 |
| ·辨证分型 | 第24-25页 |
| ·治疗方法总结 | 第25-36页 |
| 3 实验研究进展 | 第36-42页 |
| ·动物模型 | 第36-37页 |
| ·研究内容 | 第37-42页 |
| 实验研究 | 第42-74页 |
| 1 实验目的 | 第42页 |
| 2 实验意义 | 第42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 ·分组 | 第42页 |
| ·造模 | 第42-43页 |
| ·模型组与推拿组 | 第43页 |
| ·干预方法 | 第43页 |
| ·取材方法 | 第43-44页 |
| ·观察内容和指标检测 | 第44-45页 |
| ·所得数据存盘待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 4 技术路线 | 第46-48页 |
| 5 统计学方法 | 第48-50页 |
| 6 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 | 第50-70页 |
| ·股胫角 | 第50-54页 |
| ·体重 | 第54-59页 |
| ·内侧副韧带拉伸位移 | 第59-61页 |
| ·内侧副韧带拉伸强度 | 第61-64页 |
| ·三组软骨厚度两两比较 | 第64-66页 |
| ·三组股骨髁软骨IL-1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 | 第66-68页 |
| ·三组股骨髁软骨免疫组化IL-6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 | 第68-70页 |
| 7 结论 | 第70-72页 |
| 8 讨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个人简历 | 第80-82页 |
| 附录 | 第82-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