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动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的理论价值 | 第8-9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会计差错及其更正的有关规定 | 第16-22页 |
·会计差错的概念定义 | 第16页 |
·会计差错的鉴别标准 | 第16-17页 |
·与会计差错有关的审计标准 | 第17-18页 |
·会计差错更正的专业性标准 | 第18-20页 |
·国际会计差错更正的专业性标准 | 第18页 |
·我国会计差错更正的专业性标准 | 第18-20页 |
·会计差错更正的其他政策性规定 | 第20-22页 |
3 会计差错及其更正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会计信息的复杂性和有效性 | 第22-23页 |
·舞弊审计理论 | 第23-25页 |
·什么是舞弊 | 第23页 |
·舞弊的分类 | 第23-24页 |
·引发舞弊的风险因素 | 第24页 |
·舞弊审计的涵义 | 第24-25页 |
·契约动因理论 | 第25-29页 |
·契约理论的阐释 | 第25-26页 |
·会计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审计在订约过程中的作用 | 第27-29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现状 | 第29-30页 |
·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5 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动因的实证分析 | 第32-42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样本选取 | 第33页 |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实证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事务所变更假设 | 第34页 |
·证监会检查假设 | 第34页 |
·其他外部监管假设 | 第34页 |
·损益影响程度假设 | 第34-35页 |
·资产负债率假设 | 第35页 |
·收益质量假设 | 第35页 |
·研究变量的定义及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研究变量的定义 | 第35-36页 |
·实证研究方法 | 第36页 |
·研究模型 | 第36-37页 |
·实证分析 | 第37-39页 |
·单变量分析 | 第37-38页 |
·多变量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2页 |
6 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由我国会计差错更正现状分析得出的建议 | 第42-43页 |
·由会计差错立即更正动因实证研究得出的建议 | 第43-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50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