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传统政绩观的弊端及成因分析 | 第13-19页 |
(一) 传统政绩观及其弊端 | 第13-16页 |
(二) 对传统政绩观弊端的成因分析 | 第16-19页 |
二、科学政绩观的内涵、原则、基本特征 | 第19-27页 |
(一) 科学政绩观的内涵 | 第19-22页 |
(二) 科学政绩观的原则 | 第22-24页 |
(三) 科学政绩观的基本特征 | 第24-27页 |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 第27-36页 |
(一) 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 第28-29页 |
(二)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要做到“四个坚持” | 第29-32页 |
(三) 落实科学的政绩观要着力解决“三大问题” | 第32-34页 |
(四) 践行科学政绩观,要始终紧扣“三个重点” | 第34-36页 |
四、科学政绩观的实现途径 | 第36-45页 |
(一) 加强思想教育,为领导干部树立科学政绩观提供导向 | 第36-38页 |
(二) 健全规章制度,构建求真务实政绩观的制度保障体系 | 第38-39页 |
(三) 规范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 | 第39-42页 |
(四) 优化激励机制,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发挥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奖励制度 | 第42-45页 |
五、树立和落实科学政绩观的现实意义 | 第45-51页 |
(一)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政绩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 第45-47页 |
(二)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政绩观,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内在需要 | 第47-48页 |
(三)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政绩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 第48-49页 |
(四)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政绩观,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