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述 | 第13-29页 |
| ·概念和内涵 | 第14-15页 |
| ·“政府”与“政务”的含义 | 第14页 |
|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含义 | 第14-15页 |
| ·国外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 ·国际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国外电子政府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 ·电子政府服务层次 | 第17-18页 |
| ·我国行政改革简况和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 第18-24页 |
| ·WTO 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要求 | 第18-19页 |
| ·《行政许可法》对我国政府改革的作用 | 第19-20页 |
| ·“透明、服务、民主”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 第20页 |
| ·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国内政府网站建设情况 | 第21-24页 |
| ·电子政府推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 第24-27页 |
| ·优化组织结构 | 第25页 |
| ·再造政务流程 | 第25-26页 |
| ·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 第26页 |
| ·政府数据的充分利用 | 第26-27页 |
| ·遏制政治腐败 | 第27页 |
| ·促进民主政治 | 第27页 |
| ·本论文的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电子政府服务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对策 | 第29-48页 |
| ·“数字鸿沟”的内涵和层次 | 第29-31页 |
| ·“数字鸿沟”的内涵 | 第29-30页 |
| ·“数字鸿沟”的层次 | 第30-31页 |
| ·国内“数字鸿沟”问题分析 | 第31-38页 |
| ·中国互联网发展总体概况 | 第31-33页 |
| ·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 第33-35页 |
| ·网民结构与群体间的“数字鸿沟”分析 | 第35-38页 |
| ·电子政府服务低使用率的分析 | 第38-43页 |
| ·电子政府服务低使用率现象 | 第38-40页 |
| ·公众上网信息行为分析 | 第40-43页 |
| ·“数字鸿沟”问题的对策 | 第43-48页 |
| ·国外和香港解决“数字鸿沟”的较好做法 | 第43-45页 |
| ·我国电子政府服务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 | 第45-48页 |
| 第三章 电子政府的服务渠道问题研究 | 第48-66页 |
| ·网上服务 | 第48-54页 |
| ·厦门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服务项目案例案例简况 | 第48-49页 |
| ·毕业生就业服务系统分析 | 第49-50页 |
| ·网上服务的特点 | 第50-51页 |
| ·网上服务项目的确定 | 第51-52页 |
| ·网上服务项目进度的确定 | 第52-54页 |
| ·电话服务 | 第54-58页 |
| ·国内呼叫中心的发展 | 第54页 |
| ·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案例介绍 | 第54-57页 |
| ·便民呼叫中心服务系统分析 | 第57-58页 |
| ·现场服务 | 第58-61页 |
| ·三明市农业155 服务案例 | 第58-59页 |
| ·农业155 服务系统分析 | 第59-61页 |
| ·三个案例比较 | 第61-63页 |
| ·服务渠道构成不同 | 第61页 |
| ·三种服务渠道的比较 | 第61-62页 |
| ·政府网站体现了核心作用 | 第62-63页 |
| ·电子政府服务渠道的构建 | 第63-66页 |
| ·电子政府服务的前台与后台的划分 | 第63-64页 |
| ·电子政府前台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64-65页 |
| ·服务渠道的多样化 | 第65-66页 |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