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导言 | 第8-9页 |
| 正文 | 第9-41页 |
| 一、课堂教学机智的涵义、特点、功能和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9-15页 |
| (一) 课堂教学机智的涵义 | 第9-11页 |
| (二) 课堂教学机智的特点 | 第11-12页 |
| (三) 课堂教学机智的功能 | 第12-14页 |
| (四)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14-15页 |
| 二、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机智的提出的新要求 | 第15-20页 |
| (一) 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的理念 | 第15-17页 |
| (二)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和重视课堂教学机智 | 第17页 |
| (三) 新课程要求教师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 | 第17-19页 |
| (四)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悦纳的态度对待课堂意外事件和复杂教学情况 | 第19页 |
| (五)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机智的评价提出了新标准 | 第19-20页 |
| 三、关于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实证分析 | 第20-35页 |
| (一) 教师的教学机智观 | 第20-23页 |
| (二) 教学机智生成的载体 | 第23-27页 |
| (三) 教学机智运用的指导思路 | 第27-29页 |
| (四) 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 | 第29-35页 |
| 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自身的教学机智的策略 | 第35-40页 |
| (一)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 第35页 |
| (二) 培养良好的心理基础 | 第35-36页 |
| (三) 继续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新课程培训 | 第36页 |
| (四) 进行教学反思 | 第36-37页 |
| (五) 注重对教学经验的积累 | 第37-38页 |
| (六) 逐渐培养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 | 第38页 |
| (七) 积累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 第38-39页 |
| (八) 逐步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 | 第39页 |
| (九) 培养冷静、理智的自制力 | 第39-40页 |
| (十)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 第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注释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 | 第46-4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