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旱情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库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第1章 概述 | 第6页 |
第2章 数据仓库技术 | 第6-9页 |
·数据仓库技术背景 | 第7页 |
·数据仓库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第7-8页 |
·数据仓库中几个重要基本概念定义 | 第8页 |
·多维数据模型 | 第8-9页 |
·多维数据模型上的多维数据分析 | 第9页 |
·数据集市/知识挖掘库 | 第9页 |
·数据仓库的实现方式 | 第9页 |
第3章 数据挖掘技术 | 第9-19页 |
·数据挖掘概述 | 第10-12页 |
·数据挖掘的定义 | 第10-11页 |
·数据挖掘和OLAP | 第11-12页 |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 | 第12页 |
·数据挖掘技术的分类 | 第12-13页 |
一.根据所挖掘的数据库进行分类 | 第13页 |
二.根据所挖掘的知识进行分 | 第13页 |
三.根据所使用的技术进行分 | 第13页 |
·数据挖掘过程 | 第13-16页 |
一.定义问题 | 第14页 |
二.建立数据挖掘模型 | 第14-15页 |
三.分析数据 | 第15页 |
四.准备数据 | 第15页 |
五.建立模型 | 第15-16页 |
六.评价模型 | 第16页 |
七.实施 | 第16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 第16-19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描述 | 第17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的类型与方法 | 第17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的框架 | 第17-18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的过程 | 第18-19页 |
第4章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和实现 | 第19-38页 |
·开发背景 | 第19页 |
·开发环境 | 第19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的系统模型 | 第19-21页 |
(1) 旱情监测数据获取层 | 第20页 |
(2) 旱情监测数据存储层 | 第20页 |
(3)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层 | 第20-21页 |
·旱情监测数据预处理 | 第21-22页 |
·旱情监测数据的特点 | 第21页 |
·旱情监测数据预处理 | 第21-22页 |
·旱情监测数据的相关分析与挖掘库的模型建立 | 第22-27页 |
·旱情监测数据的数据集成 | 第22-23页 |
·旱情监测数据相关分析 | 第23-25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库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旱情监测数据立方体的建立 | 第26-27页 |
·旱情监测数据的离散化 | 第27-28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 | 第28-34页 |
·ID3算法描述 | 第28-29页 |
·旱情监测数据决策树挖掘 | 第29-34页 |
·规则入库和新旱情监测数据分类 | 第34页 |
·规则解释 | 第34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评估 | 第34-35页 |
·旱情监测数据挖掘结果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 第35-38页 |
第5章 创新之处 | 第38-3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1) | 第43-44页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相关文章列表 | 第43页 |
二、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项目 | 第43-44页 |
附录(2) | 第44-56页 |
系统相应源码: | 第44-56页 |
图版 | 第56-61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61页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