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1-12页 |
·4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 第12-16页 |
·MIMO和空时码技术 | 第16-19页 |
·MIMO技术 | 第16-18页 |
·空时码技术 | 第18-19页 |
·空时编码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空时编码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3-2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第2章 多径衰落信道和空时分组码 | 第26-51页 |
·引言 | 第26页 |
·多径衰落信道 | 第26-30页 |
·多径传播 | 第26-27页 |
·多径衰落的统计模型 | 第27-28页 |
·选择性衰落 | 第28-30页 |
·分集技术 | 第30-33页 |
·时间分集 | 第30-31页 |
·频率分集 | 第31页 |
·空间分集 | 第31-33页 |
·空时编码 | 第33-39页 |
·空时码系统模型 | 第33-35页 |
·空时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设计准则 | 第35-38页 |
·空时码的数据率 | 第38-39页 |
·空时分组码 | 第39-48页 |
·Alamouti发送分集方案 | 第39-42页 |
·空时分组码的译码 | 第42-43页 |
·基于正交设计理论的空时分组码 | 第43-48页 |
·仿真实验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快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 | 第51-67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单接收天线快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 | 第52-58页 |
·系统模型 | 第52-53页 |
·信道模型 | 第53-54页 |
·最大似然检测 | 第54-55页 |
·Alamouti经典检测 | 第55-56页 |
·两种用于快衰落信道的可选检测方案 | 第56-58页 |
·多接收天线快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 | 第58-62页 |
·系统模型 | 第58-59页 |
·最大似然译码器 | 第59页 |
·最大比合并方案 | 第59-60页 |
·分集增益合并方案 | 第60-62页 |
·仿真实验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快衰落信道下的STBC-OFDM系统 | 第67-74页 |
·引言 | 第67页 |
·OFDM系统 | 第67-69页 |
·STBC-OFDM系统 | 第69-70页 |
·基于DAC-DF的STBC-OFDM系统 | 第70-71页 |
·仿真结果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未知快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 | 第74-84页 |
·引言 | 第74页 |
·基于Kalman滤波信道估计的空时分组码 | 第74-77页 |
·基于矩阵UR分解的解码器 | 第77-78页 |
·改进的Kalman信道估计联合符号检测算法 | 第78-81页 |
·算法综述 | 第78-80页 |
·算法流程 | 第80页 |
·算法中存在的模糊问题 | 第80-81页 |
·仿真实验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6章 相关信道下空时分组码性能分析 | 第84-108页 |
·引言 | 第84页 |
·均匀线阵和均匀圆阵的空间相关性 | 第84-86页 |
·均匀线阵方位对空时编码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86-90页 |
·理论分析 | 第86-87页 |
·仿真实验 | 第87-90页 |
·阵列配置对空时码成对错误概率的分析 | 第90-95页 |
·理论分析 | 第90-95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95页 |
·基于信道空间分解模型的空时码天线阵列配置分析 | 第95-102页 |
·理论分析 | 第97-100页 |
·仿真结果 | 第100-102页 |
·基于空间角度谱的空时分组码发射分集性能分析 | 第102-107页 |
·理论分析 | 第102-105页 |
·数值仿真结果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 | 第108-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