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论文

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

绪论第1-34页
 第一节 本文试图研究的问题第9-12页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博弈论框架下的“非正式制度”第12-27页
  一、制度分析的博弈论方法第12-16页
  二、博弈论框架下的制度概念第16-22页
  三、非正式制度的定义第22-27页
 第三节 为什么用演化博弈论分析非正式制度第27-31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结构安排第31-34页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第31-33页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第33-34页
第一章 非正式制度研究:现实和理论的挑战第34-61页
 第一节 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第34-38页
  一、现实问题的挑战第34-36页
  二、西方经济学家对非正式制度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6-38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国内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第38-61页
  一、经济学的研究第38-51页
  二、跨学科的研究第51-59页
  三、评论和总结第59-61页
第二章 演化博弈论:理论和方法第61-94页
 第一节 演化博弈论的脉络第61-79页
  一、演化思想和博弈论的结合第61-73页
  二、演化博弈论的二个理论分支第73-79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79-87页
  一、国外文献第79-83页
  二、国内的介绍第83页
  三、总结和评论第83-87页
 第三节 演化博弈论的特点和优势第87-94页
  一、演化博弈动态与经典博弈动态的比较第87-90页
  二、均衡与演化之间的桥梁第90-93页
  三、小结第93-94页
第三章 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第94-107页
 第一节 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可能性和优势第94-97页
  一、文献综述:已有的相关研究第94-96页
  二、可能性和优势第96-97页
 第二节 基本分析框架第97-107页
  一、基本前提和假设第97-98页
  二、演化博弈论的主要分析框架第98-105页
  三、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基本的分析模型第105-107页
第四章 运用研究之一:“潜规则”的演化博弈分析第107-120页
 第一节 重新定义潜规则:一个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第107-111页
 第二节 简单的模型:潜规则的起源和演化第111-120页
  一、潜规则的产生第111-113页
  二、潜规则的延续:演化博弈论的解释第113-119页
  三、小结第119-120页
第五章 运用研究之二:“潜规则”的扩展分析第120-136页
 第一节 潜规则的进一步界定和扩展第120-122页
 第二节 简单的博弈模型第122-127页
  一、模型的建立第122-124页
  二、对2×2 模型(两个博弈方,两种策略)的分析第124-127页
 第三节 模型的扩展分析:演化博弈的方法第127-133页
  一、对博弈模型的群体层面分析第127-131页
  二、对官吏行为的进一步分析第131-133页
 第四节 小结:潜规则的现代形态第133-136页
第六章 运用研究之三: “以药养医”的演化博弈分析第136-149页
 第一节 以药养医:医院的非正式制度第136-140页
  一、以药养医的现状和形成过程第136-138页
  二、“以药养医”的内部机理第138-140页
 第二节 简单的模型第140-144页
 第三节 “以医养医”的逐步实现:一个演化博弈的分析第144-147页
 第四节 结论和建议第147-149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49-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66-167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167-171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171-175页
致谢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机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的车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