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有机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一、文献综述第11-28页
 1. 影响藻类生长的环境因素第12-16页
   ·物理因素第12-13页
   ·化学因素第13-16页
     ·营养盐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第13页
     ·有机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13-15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15-16页
 2. 微囊藻产毒研究现状第16-27页
   ·蓝藻水华毒素种类及其危害第16-17页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第17-18页
   ·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分子机制及调控第18-22页
     ·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发现和组成第18-19页
     ·环境因子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第19-22页
   ·微囊藻毒素的病理和毒理学效应第22页
   ·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的影响第22-24页
     ·MC对水生细菌的影响第23页
     ·MC对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影响第23页
     ·MC对鱼类的影响第23-24页
     ·MC对植物的影响第24页
   ·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与去除第24-27页
     ·微囊藻毒素的光降解第25页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第25-27页
 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28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28-34页
 1. 实验材料第28-30页
   ·藻种第28页
   ·培养基第28页
   ·试剂第28-29页
   ·主要仪器第29-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4页
   ·有机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实验方案第30-31页
     ·有机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设定第30-31页
     ·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测定第31页
     ·色素含量的测定第31页
     ·光合荧光的测定第31页
     ·微囊藻毒素含量的测定第31页
     ·数据分析第31页
   ·溶藻微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的抗性及去除实验方案第31-34页
     ·溶藻微生物及培养条件第31-32页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和分析第32页
     ·微囊藻毒素对溶藻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32-33页
     ·溶藻微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第33页
     ·数据分析第33-34页
三、实验结果第34-61页
 1. 有机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实验结果第34-42页
   ·有机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第34-36页
   ·有机碳源对铜绿微囊藻光合色素含量及色素比例的影响第36-39页
   ·有机碳源对铜绿微囊藻光合荧光的影响第39-40页
   ·有机碳源对铜绿微囊藻产毒量的影响第40-42页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实验结果第42-57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第42-47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光合色素含量及色素比例的影响第47-52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光合荧光的影响第52-54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产毒量的影响第54-57页
 3. 溶藻微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的抗性及去除实验结果第57-61页
   ·微囊藻毒素对溶藻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第57-59页
     ·抑菌圈直径测定结果第57-58页
     ·MC对溶藻细菌生物量的影响第58-59页
     ·MC对溶藻放线菌生物量的影响第59页
   ·溶藻微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能力比较第59-61页
四、讨论第61-67页
 1. 有机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第61-63页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第63-65页
 3. 溶藻微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的抗性及去除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8页
在校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流变液流变性能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通信公司激励体系完善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