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的动态 | 第10-12页 |
| ·开发区土地空间分析研究 | 第10-11页 |
| ·开发区土地开发研究 | 第11页 |
| ·开发区土地管理研究 | 第11-12页 |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第12页 |
| ·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的研究 | 第12页 |
|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 2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基础理论 | 第14-19页 |
|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 ·开发区的概念 | 第14页 |
| ·开发区土地利用 | 第14-15页 |
|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 ·评价方法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土地利用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3 开发区土地利用分析 | 第19-24页 |
| ·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 | 第19-21页 |
| ·开发区土地利用演变 | 第19-20页 |
| ·开发区的用地规模 | 第20页 |
| ·开发区的土地闲置 | 第20-21页 |
| ·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 第21页 |
| ·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 | 第21-22页 |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 第22页 |
| ·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 | 第22-24页 |
| 4 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32页 |
| ·评价体系框架 | 第24页 |
| ·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24-26页 |
| ·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性原则 | 第25页 |
| ·指标体系建立的设计性原则 | 第25-26页 |
| ·评价指标选择体系的建立 | 第26-29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 ·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27-28页 |
| ·评价指标的特征 | 第28-29页 |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9-32页 |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29页 |
| ·逼近于理想点的排序方法(TOPSIS) | 第29-30页 |
|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理想点法的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 | 第30-31页 |
| ·方法的评价 | 第31-32页 |
| 5 江西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 | 第32-52页 |
| ·江西省开发区概述 | 第32-36页 |
| ·江西省开发区的发展 | 第32-33页 |
| ·江西省开发区区位及其空间布局 | 第33-36页 |
| ·江西省重点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52页 |
| ·指标选择 | 第36-37页 |
| ·指标数据 | 第37-41页 |
| ·AHP确定权重 | 第41-44页 |
| ·TOPSIS确定分值 | 第44-52页 |
| 6 结论、创新与展望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创新 | 第52-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