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桥梁试验与设备论文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系统计算和锚固区试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悬索桥概述第12-16页
     ·悬索桥的发展历史第12-13页
     ·悬索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析理论第13-16页
     ·悬索桥的发展趋势第16页
   ·自锚式悬索桥发展概述第16-23页
     ·历史回顾第16-19页
     ·现代自锚式悬索桥第19-22页
     ·挠度理论应用于自锚悬索桥第22-23页
   ·自锚式悬索桥的基本构造和受力特点第23-25页
     ·基本构造第23-24页
     ·自锚式悬索桥和地锚式悬索桥的共同特点第24-25页
     ·优缺点第25页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趋势第25-26页
   ·论文的背景和所做的工作第26-28页
     ·选题背景第26-27页
     ·论文所做的工作第27-28页
第2章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线形计算理论第28-45页
   ·概述第28页
   ·二分法第28-29页
   ·主缆线形解析计算理论第29-41页
     ·基本假设第29-31页
     ·抛物线理论第31-33页
     ·悬链线理论第33-36页
     ·混合线形理论第36-41页
   ·主缆线形计算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第41-43页
     ·平面杆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第41-42页
     ·柔索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三汊矶大桥主缆系统计算第45-69页
   ·概述第45页
   ·悬索桥的几何非线性理论第45-50页
     ·结构大位移引起的非线性第46-49页
     ·缆索自重垂度引起的非线性第49-50页
     ·初始内力引起的非线性第50页
   ·成桥线形的计算原理第50-52页
     ·成桥线形的要求状态第50-51页
     ·构件质量守恒与无应力尺寸不变原理第51页
     ·成桥线形计算原理第51-52页
   ·空缆线形与索鞍预偏量计算原理第52-55页
     ·索鞍预偏的原因第52-53页
     ·空缆线形和预偏量的倒拆计算法第53-55页
     ·空缆线形和预偏量的正装分析法第55页
   ·索夹安装位置计算原理第55页
   ·索鞍处主缆长度修正方法第55-58页
     ·公式推导第56-57页
     ·算例第57-58页
   ·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系统计算第58-68页
     ·概述第58-60页
     ·空缆线形计算第60-61页
     ·施工过程模拟和成桥线形计算第61-63页
     ·索夹安装位置计算第63页
     ·无应力索长和预偏量迭代计算第63-64页
     ·三汊矶大桥计算结果第64-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系统的合理设计第69-78页
   ·概述第69页
   ·设计原则第69-70页
   ·主缆锚固分类和实例第70-75页
     ·混凝土加劲梁主缆锚固系统第71-72页
     ·钢混组合加劲梁主缆锚固系统第72-73页
     ·钢加劲梁主缆锚固系统第73-75页
   ·各种锚固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75-76页
   ·主缆竖向反力的处理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三汊矶大桥主缆锚固模型空间有限元分析第78-94页
   ·三汊矶锚固系统介绍第78-80页
   ·试验模型设计第80-83页
     ·模型设计的整体思路第80页
     ·模型几何尺寸和相似关系第80-81页
     ·模型材料的选择第81页
     ·模型结构设计第81-83页
   ·建模及单元的选取第83-84页
   ·荷载及边界条件第84-85页
   ·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第85-93页
     ·顶板及加劲肋结果分析第85-87页
     ·底板及加劲肋结果分析第87-88页
     ·腹板及加劲肋结果分析第88-90页
     ·锚固体结果分析第90-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6章 三汊矶大桥主缆锚固区试验研究第94-103页
   ·模型试验研究目的和内容第94页
     ·研究目的第94页
     ·研究内容第94页
   ·模型的制作和安装第94-95页
   ·试验方案的制订第95-96页
     ·试验模型的荷载和加载方法第95页
     ·试验加载工况第95-96页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对比第96-101页
     ·顶板试验结果第96-97页
     ·底板试验结果第97-99页
     ·腹板试验结果第99-100页
     ·锚固体试验结果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结论第103-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ITS中城市公交智能查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光纤测试用精密电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