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架构 | 第11-12页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1章 现代物流管理与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 | 第15-31页 |
·物流管理的内涵及其演变综述 | 第15-20页 |
·物流的界定 | 第15-16页 |
·物流管理演变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科学化与标准化 | 第20页 |
·电子化与信息化 | 第20-21页 |
·自动化与智能化 | 第21页 |
·柔性化与敏捷化 | 第21-22页 |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 第22-27页 |
·全球物流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现代物流对电子信息企业发展的作用 | 第27-31页 |
·电子信息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第27-28页 |
·电子信息企业物流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 第28-31页 |
第2章 湖南电子信息企业物流的现状及其问题 | 第31-41页 |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湖南电子信息企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 第32-34页 |
·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大 | 第32页 |
·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增长 | 第32-33页 |
·物流发展空间潜力大 | 第33-34页 |
·湖南电子信息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第34-41页 |
·物流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34-35页 |
·物流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35-36页 |
·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第36-38页 |
·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38-41页 |
第3章 湖南电子信息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41-62页 |
·完善政策法规 | 第41-45页 |
·制定物流发展规划 | 第42-43页 |
·完善物流产业政策 | 第43页 |
·实施物流引导政策 | 第43-44页 |
·完善物流投资政策 | 第44页 |
·推行物流优惠政策 | 第44-45页 |
·强化物流管理 | 第45-49页 |
·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 第45页 |
·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湖南物流需求 | 第45页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 | 第45-46页 |
·实施物流人才战略,构建人才激励机制 | 第46页 |
·强化物流成本管理,切实降低物流成本 | 第46-48页 |
·发展湖南第三方物流,实现供应链一体化 | 第48-49页 |
·优化物流服务 | 第49-53页 |
·拓宽服务领域,建立物流信誉体系 | 第49-50页 |
·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差异化物流服务 | 第50页 |
·强化绩效评价,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 第50-51页 |
·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物流服务空间 | 第51-52页 |
·构建服务园区,促进电子信息企业集聚 | 第52页 |
·加强物流咨询,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 第52-53页 |
·完善物流配送 | 第53-58页 |
·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 | 第53-54页 |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第54-55页 |
·加大物流外资引进力度 | 第55-56页 |
·积极推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 第56-57页 |
·加强配送中心模式的创新 | 第57-58页 |
·构建信息系统 | 第58-62页 |
·物流信息系统的特征 | 第59页 |
·物流信息系统的任务 | 第59页 |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59-60页 |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对策 | 第60-62页 |
第4章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仓储配送服务中心建设的案例分析 | 第62-79页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62-67页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63-64页 |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第64-67页 |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分析 | 第67-68页 |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第67页 |
·湖南华达物流有限公司 | 第67-68页 |
·乐金飞利浦曙光电子有限公司 | 第68页 |
·项目的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 | 第68-71页 |
·项目环境与资源能力分析 | 第71-76页 |
·外部环境的机遇 | 第71-72页 |
·外部环境的威胁 | 第72-74页 |
·项目风险分析 | 第74-75页 |
·公司资源与能力的优势与劣势 | 第75-76页 |
·项目选址规划及地域条件分析 | 第76页 |
·项目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76-79页 |
·重视规划,明确项目定位 | 第77页 |
·统一市场,提供配套服务 | 第77页 |
·加大投入,建设基础设施 | 第77-78页 |
·完善政策,创设服务平台 | 第78页 |
·发展技术,构建信息系统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