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28页 |
1.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 第9-18页 |
·历史背景和命名 | 第9-10页 |
·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放射学特征 | 第10-11页 |
·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发病率 | 第11页 |
·危险因素 | 第11页 |
·预后 | 第11-12页 |
·病理机理 | 第12-14页 |
·内皮和上皮损伤 | 第12-13页 |
·炎症机制 | 第13-14页 |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 | 第14页 |
·其它损伤机制 | 第14页 |
·治疗方法 | 第14-18页 |
·临床原发疾病治疗 | 第15页 |
·机械通气 | 第15-16页 |
·吸入 NO和其它血管扩张剂 | 第16页 |
·抗炎疗法 | 第16-17页 |
·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 第17-18页 |
·其他 | 第18页 |
2. 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模型动物的选择 | 第18-19页 |
·动物模型的分类 | 第19-23页 |
·肺内型 | 第19-20页 |
·肺外型 | 第20-21页 |
·其它 | 第21-23页 |
3. 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24-25页 |
·抗肝炎病毒 | 第24-25页 |
·抗其他病毒 | 第25页 |
·抗炎作用 | 第25-26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26页 |
·心血管保护作用 | 第26-27页 |
·其他药理作用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内毒素型 ALI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 第28-32页 |
1. 前言 | 第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8页 |
·受试动物及分组 | 第2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8页 |
·内毒素型 ALI模型制备 | 第28页 |
·肺系数及湿/干重比值测定 | 第28-29页 |
·光镜观察 | 第2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0页 |
·大体观察 | 第29页 |
·肺系数与肺湿/干比(w/d)测定结果 | 第29页 |
·光镜结果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氧化苦参碱对油酸型大鼠ALI的保护作用研究 | 第32-42页 |
1. 前言 | 第32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受试药物与试剂 | 第32-33页 |
·受试动物及分组 | 第3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3页 |
·油酸性肺损伤模型制备及肺功能测定 | 第33页 |
·肺湿/干重比值测定 | 第33页 |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33-34页 |
·TNF-α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血清样品采集 | 第34页 |
·ELISA检测前准备工作 | 第34页 |
·ELISA检测 | 第34页 |
·结果计算 | 第34-35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5页 |
3. 结果 | 第35-39页 |
·肺容量和动态肺顺应性 | 第35-36页 |
·光镜结果 | 第36-37页 |
·肺湿/干重(w/d)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血清 TNF-α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氧化苦参碱对 LPS激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 NR8383 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42-50页 |
1. 前言 | 第4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受试细胞 | 第42页 |
·受试药和试剂 | 第42页 |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NR8383细胞的培养、传代与冻存 | 第43页 |
·细胞增殖/毒性分析 | 第43页 |
·细胞上清 TNF-α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上清样品采集 | 第43-44页 |
·ELISA检测前准备工作 | 第44页 |
·ELISA检测 | 第44页 |
·结果计算 | 第44页 |
·细胞核内NF-κB活性测定 | 第44-46页 |
·细胞收集 | 第45页 |
·按细胞浆和细胞核抽提试剂说明提取各实验组核蛋白 | 第45页 |
·考马斯亮兰蛋白定量 | 第45页 |
·NF-κB活性的检测 | 第45-46页 |
3. 结果 | 第46-48页 |
·细胞增殖/毒性的分析结果 | 第46页 |
·OMT对细胞上清液中 TNF-α的影响 | 第46-47页 |
·OMT对细胞核内NF-κB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