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说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GIS概述 | 第9-13页 |
·GIS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GIS的功能 | 第10-11页 |
·GIS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2 空间数据模型 | 第15-22页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15-16页 |
·概念 | 第15页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15-16页 |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 第16-19页 |
·空间数据的管理方式 | 第16-18页 |
·空间数据的组织 | 第18-19页 |
·空间索引 | 第19-22页 |
·概念 | 第19页 |
·格网型空间索引 | 第19页 |
·BSP树空间索引 | 第19-20页 |
·KDB树空间索引 | 第20页 |
·R和 R~+树空间索引 | 第20-22页 |
3 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2-28页 |
·空间分析的意义 | 第22页 |
·空间关系 | 第22-23页 |
·空间关系概述 | 第22-23页 |
·空间拓扑关系 | 第23页 |
·GIS空间分析的方法 | 第23-28页 |
·概述 | 第23页 |
·空间查询与检索 | 第23-25页 |
·缓冲区分析 | 第25-26页 |
·叠置分析 | 第26-28页 |
4 AutoGIS空间分析的算法与实现 | 第28-44页 |
·空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 | 第28-35页 |
·点与点的关系 | 第28页 |
·点与线的关系 | 第28-29页 |
·点与面的关系 | 第29-30页 |
·线与线的关系 | 第30-31页 |
·线与面的关系 | 第31-34页 |
·面与面的关系 | 第34-35页 |
·多边形叠置分析的算法与实现 | 第35-40页 |
·多边形区域的相交 | 第35-38页 |
·多边形区域的相并 | 第38页 |
·多边形区域的剪裁 | 第38-39页 |
·特殊多边形区域的处理 | 第39-40页 |
·缓冲区分析的算法与实现 | 第40-44页 |
·直线的缓冲区 | 第41-42页 |
·连续直线的缓冲区及剪裁处理 | 第42-43页 |
·多边形的缓冲区 | 第43-44页 |
5 AutoGIS软件框架结构、功能实现和界面输出 | 第44-58页 |
·系统的软件框架结构 | 第44-47页 |
·软件编程方法 | 第44页 |
·软件框架结构 | 第44-47页 |
·系统总体功能与界面输出 | 第47-48页 |
·文件管理模块 | 第48-49页 |
·地图绘制编辑模块 | 第49-50页 |
·地图管理模块 | 第50-53页 |
·图层管理 | 第50-52页 |
·改变视图 | 第52-53页 |
·查询模块 | 第53-56页 |
·属性查询 | 第53-54页 |
·空间查询 | 第54-56页 |
·空间分析模块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