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反倾销程序法的基本概述 | 第12-22页 |
·反倾销程序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5页 |
·国际反倾销程序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4页 |
·中国反倾销程序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反倾销程序立法的发展规律 | 第15页 |
·反倾销程序法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反倾销程序法的概念 | 第15-16页 |
·反倾销程序法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反倾销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 第17-19页 |
·透明度、公开原则 | 第17-18页 |
·非惩罚性原则 | 第18页 |
·公共利益原则 | 第18-19页 |
·复审原则 | 第19页 |
·反倾销申诉案件的管辖机关 | 第19-22页 |
·《WTO反倾销协议》关于管辖与机关设置的原则规定 | 第19页 |
·各国反倾销主管机关设置及其管辖的比较 | 第19-22页 |
第2章 反倾销案件中的调查程序 | 第22-36页 |
·引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 第22-24页 |
·依反倾销申诉 | 第22页 |
·依据职权 | 第22-23页 |
·代表第三国发起调查 | 第23页 |
·中国《反倾销条例》对发起方式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 第23-24页 |
·反倾销调查程序中的申请与立案 | 第24-28页 |
·反倾销调查程序中的申请 | 第24-26页 |
·反倾销调查程序中的立案 | 第26-27页 |
·中国新《反倾销条例》有关申请与立案的规定及完善 | 第27-28页 |
·反倾销调查 | 第28-31页 |
·调查方式 | 第28-29页 |
·调查期间 | 第29页 |
·调查内容 | 第29-30页 |
·证据的核实和最佳资料规则 | 第30-31页 |
·我国《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调查的规定与完善 | 第31页 |
·反倾销调查程序中的裁决 | 第31-36页 |
·反倾销调查程序的初步裁决 | 第31-32页 |
·反倾销调查程序的最终裁决 | 第32-33页 |
·反倾销调查程序的中止与终止 | 第33-34页 |
·中国《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裁决的规定和完善 | 第34-36页 |
第3章 反倾销案件中的行政复审程序 | 第36-48页 |
·反倾销案件中行政复审程序的概述 | 第36-37页 |
·WTO及欧美反倾销法中反倾销行政复审规定的比较 | 第37-47页 |
·WTO及欧美反倾销法中关于行政复审的规定 | 第37-43页 |
·有关行政复审规定的比较 | 第43-47页 |
·我国《反倾销条例》有关行政复审程序的规定与不足 | 第47-48页 |
·关于期满复审的规定过于简单和笼统 | 第47页 |
·复审的范围过窄 | 第47-48页 |
第4章 反倾销程序中的司法审查程序 | 第48-58页 |
·反倾销程序中司法审查程序的概述 | 第48页 |
·反倾销程序中司法审查的含义 | 第48页 |
·反倾销司法审查的特征 | 第48页 |
·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程序的必要性 | 第48-49页 |
·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探讨 | 第49-58页 |
·从宏观上看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49-52页 |
·从微观上看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52-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