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特殊热能及其机械论文--太阳能技术论文--太阳能的收集与贮存论文

海水太阳池辐射透射及双扩散特性的实验及计算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太阳池技术概述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3 国外的研究状况第9-12页
 1.4 国内的研究状况第12-15页
 1.5 太阳池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5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海水太阳池的物理模型第16-28页
 2.1 海水太阳池的物理模型第16-21页
  2.1.1 控制方程第16-18页
  2.1.2 双扩散模型第18-19页
  2.1.3 太阳池的热稳定性模型第19-21页
 2.2 太阳池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第21-24页
  2.2.1 太阳辐射能的近似表达式第21-22页
  2.2.2 太阳辐射透射率模型第22-24页
 2.3 参数模型第24-26页
  2.3.1 大气温度第24-25页
  2.3.2 土壤温度第25页
  2.3.3 物性参数第25-26页
 2.4 交叉输运现象—Soret效应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海水太阳池的实验研究第28-47页
 3.1 工质及药剂的选择第28-31页
  3.1.1 引言第28-29页
  3.1.2 浊度的概念及其测量第29-30页
  3.1.3 药剂的选择第30-31页
 3.2 室内实验第31-35页
  3.2.1 密度及浊度扩散第31-33页
  3.2.2 雨水自动澄清实验第33-34页
  3.2.3 泥沙澄清模拟实验第34-35页
 3.3 海水太阳池的建造和运行第35-40页
  3.3.1 太阳池的建造第35-36页
  3.3.2 太阳池的维护第36-38页
  3.3.3 太阳池运行过程数据采集第38-40页
 3.4 太阳辐射透射率的实验第40-45页
  3.4.1 实验检测第41-43页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海水太阳池的数值模拟第47-62页
 4.1 数值方法简介第47-49页
  4.1.1 有限差分法第47-48页
  4.1.2 界面上当量导热系数的确定第48-49页
 4.2 一维模型分析第49-56页
  4.2.1 控制方程第49-50页
  4.2.2 主要运行参数第50-51页
  4.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51-52页
  4.2.4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4.3 小型太阳池的二维模拟第56-61页
  4.3.1 主要运行参数第56-57页
  4.3.2 网格选择第57-58页
  4.3.3 计算结果第58-60页
  4.3.4 存在问题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5.1 全文结论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从及物性看意识形态
下一篇:基于多Agent技术的软件质量协同控制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