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耦动观”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ion第7-8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8-11页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文献综述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概述第11-20页
   ·教学设计的概念第11-12页
     ·教学设计的历史发展第11页
     ·教学设计的含义第11-12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12-15页
     ·系统理论第12-13页
     ·传播理论第13页
     ·学习理论第13-14页
     ·教学理论第14-15页
   ·三种基本的教学设计模式第15-20页
     ·肯普模式第15-16页
     ·史密斯—雷根模式第16-18页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第18-20页
第三章 常见的两类不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与比较第20-42页
   ·以“教”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第20-30页
     ·以“教”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第20-27页
     ·以“教”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7-29页
     ·以“教”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29-30页
   ·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第30-40页
     ·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第30-36页
     ·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36-38页
     ·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38-40页
   ·对以上两类不同的教学设计的分析与比较研究第40-42页
     ·以“教”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优点及缺陷第40页
     ·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优点及缺陷第40-41页
     ·两类教学设计的互补性第41-42页
第四章 “耦动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第42-110页
   ·“耦动观”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42-50页
     ·学习论基础第42-43页
     ·教学论基础第43-50页
   ·“耦动观”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第50-53页
     ·数学教学互动化原则第50-51页
     ·数学教学统一化原则第51页
     ·数学教学心理化原则第51-52页
     ·数学教学问题化原则第52页
     ·数学教学结构化原则第52-53页
     ·数学教学最优化原则第53页
   ·“耦动观”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第53-75页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第55-56页
     ·确定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第56-58页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第58-70页
     ·数学教学要素的设计第70-73页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和调整第73-75页
   ·“耦动观”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第75-110页
     ·“反函数”课堂教学设计第75-91页
     ·“三垂线定理”课堂教学设计第91-110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方黄黛对NB4细胞生长抑制和促调亡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红透山式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