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从学年制到学分制: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革命 | 第14-30页 |
·学分制概述 | 第14-17页 |
·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15页 |
·学分制的内涵 | 第15页 |
·学分制的主要特点 | 第15-16页 |
·学分制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16-17页 |
·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管理 | 第17-18页 |
·高等教育管理 | 第18-19页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 第19-20页 |
·高校学生管理 | 第20-22页 |
·完全学分制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挑战 | 第22-30页 |
·对传统的学生管理的价值观的挑战:学分制强调学生个性发展 | 第22-23页 |
·对传统学生管理地位的挑战:学分制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 第23-24页 |
·对传统学生管理机制的挑战:学分制冲击行政班级建设 | 第24-25页 |
·对传统学生管理的方式的挑战:学分制摒弃单项灌输 | 第25-26页 |
·对传统学生管理的途径的挑战:学分制凸现隐性教育作用 | 第26-30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现状 | 第30-38页 |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定位 | 第30-32页 |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属于党务工作的一部分 | 第30页 |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教学工作管理密切相关 | 第30-31页 |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是育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 第31-32页 |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高校学生管理难度增大 | 第32页 |
·学生辅导员队伍数量严重不足 | 第32-33页 |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重心偏移 | 第33页 |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手段落后 | 第33页 |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3-38页 |
·没有真正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 | 第33-35页 |
·管理理念上的偏差 | 第35页 |
·管理环境的不协调 | 第35-38页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 第38-44页 |
·美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管理发展的历程及模式 | 第38-40页 |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 第40页 |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特点 | 第40-41页 |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构建 | 第44-58页 |
·构建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基本理念 | 第44-46页 |
·人本理念 | 第44-45页 |
·平等理念 | 第45-46页 |
·服务理念 | 第46页 |
·重构学生工作管理载体 | 第46-50页 |
·设立“固态”工作载体,加强学生社区建设 | 第46-47页 |
·强化“液态”工作载体,重视学术社团功能 | 第47-48页 |
·组建“汽态”工作载体,发挥教学班级作用 | 第48-50页 |
·加强专职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建设 | 第50-58页 |
·提高专职人员素质 | 第50-51页 |
·组建业务导师队伍 | 第51-52页 |
·强化教师育人职责 | 第52-53页 |
·完善学生工作管理保障机制 | 第53-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