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税收征管信息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部分 信息与信息化第10-16页
 一、信息的定义第10-11页
 二、信息化的定义第11页
 三、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四、信息化建设的大致状况第12-16页
  (一) 国外信息化建设情况第12-13页
  (二) 国内信息化建设第13-16页
第二部分 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基本体系第16-22页
 一、税收信息化的含义第16页
 二、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内容第16-18页
  (一) 税务信息网络的建设与改造第16-17页
  (二)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7页
  (三) 税务信息人才的培养、开发与使用第17页
  (四) 税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17-18页
 三、税收信息的特征第18-19页
  (一) 操作层第18-19页
  (二) 管理层第19页
  (三) 决策层第19页
 五、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第19-22页
  (一) 是国家税收收入的有效保证第19-20页
  (二) 是降低税收成本和提高征管效率的技术保证第20页
  (三) 是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手段第20页
  (四) 有利于发挥税收的监督职能第20页
  (五) 为税收决策分析提供基础数据第20页
  (六) 是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第20-22页
第三部分 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的国际经验借鉴第22-31页
 一、美国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分析第22-25页
  (一) 美国税收征收管理的组织结构第22-23页
  (二) 美国税收征收管理的技术环境第23页
  (三) 美国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二、澳大利亚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分析第25-26页
  (一) 有健全的税源监控体系第25页
  (二) 有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第25-26页
  (三) 高度重视为纳税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第26页
  (四)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税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第26页
 三、德国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分析第26-28页
  (一) 德国税收信息化建设情况第26-28页
  (二) 德国税收信息化的特点第28页
 四、国际税收信息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第28-31页
  (一)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第28-29页
  (二) 立足现实,注重实效,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提供全方位的税收服务第29-30页
  (三) 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推进税收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创新第30-31页
第四部分 中国税收信息化发展概述及问题分析第31-46页
 一、中国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第31-34页
  (一) 根据时间划分税收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第31-32页
  (二) 按技术应用的不同领域划分税收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第32-34页
 二、我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设计原则第34-35页
  (一) 遵循《税收征管法》和《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要求,以税务总局的“征管规程”为业务指导,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第34页
  (二) 选择先进的搭载平台第34-35页
  (三) 界面设计简洁友好、规范统一,有良好的容错性和可更改性第35页
  (四) 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易扩展性第35页
 三、中国税收信息化的重点应用项目第35-40页
  (一) 金税工程第35-38页
  (二) 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hina Taxation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C T A I S)第38页
  (三) 综合征管软件V2.0第38-40页
 四、税收征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第40-46页
  (一) 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二) 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4页
  (三) 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第44-46页
第五部分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思路第46-56页
 一、集中力量,逐步提高信息集中度第46-52页
  (一) 数据大集中管理的优势第46-47页
  (二) 实现税收数据集中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第47-52页
 二、从上到下,全面解决人的问题第52-53页
 三、深化认识,真正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第53-54页
 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Glu、Aβ1-40和Aβ1-42水平的研究
下一篇:完全学分制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