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数控系统插补算法的发展及对其的研究 | 第9-13页 |
·数控系统加工原理的概述 | 第9-11页 |
·插补算法的发展及其在五轴联动下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五轴联动技术在自由曲线及自由曲面加工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自由曲线﹑曲面数控加工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自由曲线﹑曲面在五轴下加工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第2章 五轴联动下插补算法的研究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参数三次样条插补原理 | 第17-20页 |
·三次样条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分析 | 第17-18页 |
·参数三次样条插补算法的推导 | 第18-20页 |
·参数三次样条插补中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应用 | 第20-25页 |
·样条插补中自由曲线自适应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自由曲线五轴加工下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第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自由曲线样条插补的仿真与误差分析 | 第27-34页 |
·引言 | 第27页 |
·自由曲线样条插补的仿真分析 | 第27-31页 |
·自由曲线的参数三次样条插补仿真 | 第27-30页 |
·自由曲线参数三次样条插补误差的分析 | 第30-31页 |
·三次样条插补中插补点数与插补时间关系的仿真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SC55数控车铣床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 | 第34-64页 |
·进给伺服系统 | 第34-54页 |
·交流伺服进给系统 | 第34-36页 |
·交流进给伺服系统的设定调整方法 | 第36-38页 |
·直流进给伺服系统 | 第38-41页 |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38页 |
·SIMODRIVE 6RA26(V3)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三相桥式无环流可控硅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 | 第39-40页 |
·SINUMERIK 810M 对可逆调速系统 V3 的控制过程 | 第40-41页 |
·永磁直流电机控制的分析与建模 | 第41-46页 |
·位置控制环 | 第46-47页 |
·位置环的传递函数 | 第47-50页 |
·进给驱动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第50-54页 |
·主轴驱动系统 | 第54-60页 |
·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 第54-59页 |
·直流主轴驱动系统 | 第59页 |
·主轴驱动系统的设定调整方法 | 第59-60页 |
·伺服系统位置检测装置 | 第60-63页 |
·光栅位置检测装置 | 第60-62页 |
·光电脉冲编码器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SC55 数控车铣床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 第64-75页 |
·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 | 第64页 |
·控制系统的连接和调试 | 第64-66页 |
·控制系统的连接 | 第64-65页 |
·控制系统的调试 | 第65-66页 |
·FANUC 0i 机床参数备份 | 第66页 |
·SC55 数控车铣床机床精度和功能的调试 | 第66-68页 |
·控制系统故障判断及处理的方法 | 第68-72页 |
·位置偏差过大的报警 | 第68-71页 |
·回参考点的故障诊断 | 第71-72页 |
·数控机床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应注意问题 | 第72-73页 |
·本章总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