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序言 | 第10-13页 |
一、贝多芬的创作道路概述 | 第13-17页 |
1. 青少年时期(1770 年-1792 年) | 第13-14页 |
2. 早期创作(1792 年-1802 年) | 第14-15页 |
3. 中期创作(1803 年-1815 年) | 第15-16页 |
4. 晚期创作(1815 年-1825 年) | 第16-17页 |
二、贝多芬《c 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 | 第17-47页 |
(一) 作品概况 | 第17页 |
(二) 创作背景 | 第17-19页 |
(三) 涉及作品精神、情感内涵的几个因素 | 第19-26页 |
1. 时代的社会历史环境 | 第19-21页 |
2. 前辈作曲家的影响 | 第21-24页 |
3. 文学、诗歌因素的影响 | 第24-25页 |
4. 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 第25-26页 |
(四) 音乐本体分析 | 第26-47页 |
1. 从巴洛克的独奏协奏曲到古典协奏曲 | 第26-30页 |
2. 对传统的继承 | 第30-35页 |
3. 创新因素 | 第35-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三、《第三钢琴协奏曲》演奏分析 | 第47-61页 |
四、结语 | 第61-62页 |
注释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