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0 引言 | 第8页 |
1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概述 | 第8-19页 |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定义 | 第8-9页 |
·研究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指导环境绩效审计实践的要求 | 第9-10页 |
·完善环境绩效审计理论的需要 | 第10页 |
·提高环境绩效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需要 | 第10-11页 |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研究的现状及评价 | 第11-17页 |
·国外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研究的现状及评价 | 第11-13页 |
·国内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3-17页 |
·论文的切入点和框架 | 第17-19页 |
·论文的切入点 | 第17页 |
·论文的框架 | 第17-19页 |
2 常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第19-39页 |
·审阅法 | 第19-23页 |
·审阅法的含义 | 第19-20页 |
·审阅法的特点 | 第20页 |
·审阅法的应用 | 第20-22页 |
·审阅法的优缺点 | 第22页 |
·使用审阅法的注意事项 | 第22-23页 |
·面询法 | 第23-25页 |
·面询法含义 | 第23页 |
·面询法的特点 | 第23-24页 |
·面询法的应用 | 第24页 |
·面询法的优缺点 | 第24-25页 |
·使用面询法的注意事项 | 第25页 |
·观察法 | 第25-28页 |
·观察法的含义 | 第25-26页 |
·观察法的特点 | 第26页 |
·观察法的应用 | 第26-27页 |
·观察法的优缺点 | 第27页 |
·使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 第27-28页 |
·调查法 | 第28-34页 |
·调查法的含义 | 第28-29页 |
·调查法的特点 | 第29页 |
·调查法的应用 | 第29-33页 |
·调查法的优缺点 | 第33页 |
·使用调查法的注意事项 | 第33-34页 |
·分析性复核法 | 第34-39页 |
·分析性复核法的含义 | 第34页 |
·分析性复核法的特点 | 第34-35页 |
·分析性复核法的应用 | 第35-36页 |
·分析性复核法的优缺点 | 第36-37页 |
·使用分析性复核法的注意事项 | 第37-39页 |
3 环境绩效审计的特有方法 | 第39-56页 |
·目标导向法 | 第40-44页 |
·目标导向法含义 | 第40页 |
·目标导向法特点 | 第40-41页 |
·应用举例 | 第41-43页 |
·目标导向法优缺点 | 第43页 |
·使用目标导向法的注意事项 | 第43-44页 |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 | 第44-52页 |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含义 | 第44-45页 |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的特点 | 第45-46页 |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审计应用举例 | 第46-49页 |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优缺点 | 第49-50页 |
·使用环境效益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 第50-52页 |
·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 | 第52-56页 |
·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的含义 | 第52-53页 |
·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的特点 | 第53页 |
·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的应用 | 第53-54页 |
·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54页 |
·使用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 第54-56页 |
4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研究面临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 第56-61页 |
·面临的障碍 | 第56-57页 |
·环境审计基础理论和实践不完善 | 第56页 |
·环境会计的不完善制约着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发展 | 第56-57页 |
·缺少评价环境成本效益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对其可靠的计量 | 第57页 |
·缺乏复合型研究人员 | 第57页 |
·解决问题对策 | 第57-61页 |
·尽快建立完善的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体系 | 第57-58页 |
·尽快建立起我国的环境会计体系,为环境绩效审计提供操作平台 | 第58-59页 |
·努力研究环境成本效益指标体系 | 第59页 |
·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联合审计 | 第59-61页 |
注释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