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研究
| 引言 | 第1页 |
| 第一章 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的提出 | 第11-18页 |
| ·农村小康社会问题提出的意义 | 第11-13页 |
| ·全面小康的涵义 | 第13-15页 |
| ·古代的小康理想 | 第13页 |
| ·现代的小康设想 | 第13-14页 |
| ·农村小康的基本力量 | 第14-15页 |
| ·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 | 第15-18页 |
|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关系 | 第15-16页 |
| ·中国农村2003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 第16-17页 |
|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水平差距悬殊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的进度 | 第18-25页 |
| ·山西省农村小康进程 | 第18-21页 |
| ·山西省农民生活状况 | 第19-20页 |
|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的指标考核 | 第20-21页 |
|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水平评价 | 第21-23页 |
| ·农村全面小康水平发展不均衡 | 第21-22页 |
| ·农村全面小康的发展进程缓慢 | 第22-23页 |
|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基本经验 | 第23-25页 |
| ·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 第23页 |
| ·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 第23-24页 |
| ·迁徙特困地区的居民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分析 | 第25-35页 |
| ·农民收入低,经济发展滞后 | 第26-29页 |
| ·农业成本高收益低,农民种养欲望低落 | 第26-27页 |
| ·农民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应对市场能力差 | 第27-28页 |
| ·农村劳动力务工难,务工环境差,劳务经济发展缓慢 | 第28页 |
| ·山西省人均耕地少,自然地理条件差 | 第28-29页 |
| ·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相对不高,农业科技利用率偏低 | 第29-30页 |
|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29页 |
| ·农民人口素质不高的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影响 | 第30页 |
|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城乡统筹发展程度低 | 第30-32页 |
|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 第32-34页 |
| ·区域贫富差距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加快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的对策建议 | 第35-46页 |
|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 第36-38页 |
| ·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农民就业途径 | 第36页 |
| ·优化第三产业资源,提高服务业质量 | 第36-37页 |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 第37-38页 |
| ·加快农业转型,缩小城乡差距 | 第38-41页 |
| ·山西省农业转型和城镇化进度 | 第38-39页 |
| ·发展县域经济是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 第39-40页 |
| ·借鉴典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 第40-41页 |
| ·重视教育卫生,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 第41-43页 |
| ·坚持市场导向,实现农业市场化 | 第43-44页 |
| ·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承诺书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