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无线电设备检测概念及内容 | 第11页 |
| ·无线电设备检测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无线电设备传统检测缺陷 | 第12页 |
| ·自动测试概念 | 第12-13页 |
| ·无线电设备自动检测的优势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 ·论文的组织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GSM 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 ·GSM 系统概述 | 第17页 |
| ·GSM 关键技术 | 第17-20页 |
| ·工作频段的分配 | 第17-18页 |
| ·工作频段 | 第17-18页 |
| ·频道间隔 | 第18页 |
| ·频率复用方式 | 第18页 |
| ·时分多址技术(TDMA) | 第18-19页 |
| ·保密措施 | 第19-20页 |
| ·GSM 移动台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 ·语音/信道编码 | 第20-21页 |
| ·射频部分 | 第21-22页 |
| ·GSM 手机控制电路 | 第22页 |
| ·电源部分 | 第22页 |
| ·M 卡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可编程仪器控制规范与关键技术 | 第24-39页 |
| ·可编程仪器概念 | 第24页 |
| ·可编程仪器控制硬件技术 | 第24-28页 |
| ·总线技术概述 | 第24-25页 |
| ·总线技术概念 | 第24页 |
| ·总线的分类 | 第24-25页 |
| ·EEE 488 标准简介 | 第25-28页 |
| ·IEEE 488 标准总线概述 | 第25页 |
| ·IEEE 488 总线的使用约定 | 第25-26页 |
| ·IEEE 488 组成的系统中设备的工作方式 | 第26-27页 |
| ·GPIB 的最新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 ·可编程仪器控制软件结构 | 第28-38页 |
| ·可编程仪器命令集 SCPI | 第28-34页 |
| ·SCPI 的特点 | 第28-29页 |
| ·SCPI 标准命令分类 | 第29-31页 |
| ·SCPI 模型及功能划分 | 第31-34页 |
| ·为仪器 I/O 提供标准的 VISA | 第34-38页 |
| ·VISA 概述 | 第34页 |
| ·VISA 的开发环境 | 第34-35页 |
| ·VISA API | 第35-36页 |
| ·VISA 函数的调用方式 | 第36-37页 |
| ·VISA I/O 库在测试程序中扮演的角色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GSM 移动台自动检测软件技术基础理论 | 第39-53页 |
| ·组件 | 第39-42页 |
| ·使用组件的优点 | 第39-40页 |
| ·应用程序定制 | 第39页 |
| ·组件库 | 第39-40页 |
| ·分布式组件 | 第40页 |
| ·组件的需求 | 第40-41页 |
| ·动态链接 | 第40页 |
| ·信息封装 | 第40-41页 |
| ·组件技术的演变 | 第41-42页 |
| ·COM | 第42-48页 |
| ·COM 概述 | 第42页 |
| ·COM 简史 | 第42页 |
| ·COM 中的主要概念 | 第42-43页 |
| ·COM 的基本特性 | 第43-44页 |
| ·语言无关性 | 第43-44页 |
| ·进程透明性 | 第44页 |
| ·可重用性 | 第44页 |
| ·COM 接口 | 第44-48页 |
| ·接口概述 | 第44-45页 |
| ·接口的作用 | 第45页 |
| ·COM 接口的一些重要概念 | 第45-48页 |
| ·仪器驱动程序简介 | 第48-52页 |
| ·仪器驱动程序的概念 | 第48-50页 |
| ·VXIPLUG& PLAY 系统联盟的仪器驱动程序模型 | 第50-52页 |
| ·VXIplug&play 仪器驱动程序外部模型 | 第50-51页 |
| ·VXIplug&play 仪器驱动程序内部模型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GSM 移动台自动检测实现 | 第53-85页 |
| ·GSM 移动台检测简介 | 第53-61页 |
| ·检测依据 | 第54页 |
| ·检测条件与要求 | 第54页 |
| ·测试的分类、标准及测试方法 | 第54-61页 |
| ·RF发射部分测试 | 第55-59页 |
| ·RF接收部分测试 | 第59-61页 |
| ·硬件设计实现 | 第61-66页 |
| ·测量仪表的选择 | 第61-63页 |
| ·辅助仪器的应用 | 第63-64页 |
| ·测量控制计算机的要求 | 第64-65页 |
| ·硬件连接 | 第65-66页 |
| ·软件设计实现 | 第66-78页 |
| ·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 | 第66页 |
| ·软件架构 | 第66-67页 |
| ·GSM 移动台测试仪器驱动模块设计 | 第67-68页 |
| ·应用接口(API)设计 | 第68-73页 |
| ·接口列表 | 第68-69页 |
| ·接口描述 | 第69-72页 |
| ·接口应用 | 第72-73页 |
| ·主程序与驱动模块间的通信协议设计 | 第73-74页 |
| ·组件搭建 | 第74-76页 |
| ·类设计 | 第76-78页 |
| ·CMU200 测量补偿研究 | 第78页 |
| ·实现举例 | 第78-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
| 一、个人简历 | 第90页 |
| 二、发表论文 | 第90页 |
| 三、获奖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