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对外源碘的吸收及碘的形态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自然界中碘的分布及其循环 | 第11-19页 |
| ·海洋中的碘 | 第11-13页 |
| ·大气中的碘 | 第13-14页 |
| ·土壤中的碘 | 第14-19页 |
| ·饮用水中的碘 | 第19页 |
| ·碘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 第19页 |
| ·碘与人类健康 | 第19-25页 |
| ·碘的生理学作用 | 第19-21页 |
| ·碘在人体中的分布 | 第21页 |
| ·碘与疾病 | 第21-25页 |
| ·农业补碘法 | 第25-27页 |
| ·传统补碘法的局限性 | 第25页 |
| ·农业补碘法的提出和可行性 | 第25-26页 |
| ·农业补碘法的研究 | 第26-27页 |
|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 ·本研究的背景 | 第2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不同形态碘对蔬菜生物量和吸收碘的影响 | 第29-5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液培实验 | 第29-30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30页 |
| ·试液的制备 | 第30页 |
| ·样品的分析 | 第30-33页 |
| ·不同形态和水平碘处理下对蔬菜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不同形态和水平碘处理下蔬菜对碘的吸收 | 第37-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57页 |
| ·讨论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不同形态碘对叶菜可食用部分品质的影响 | 第58-6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 ·液培实验 | 第58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58-59页 |
| ·叶菜中维生素 C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 第59-60页 |
| ·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第60-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 ·不同形态碘对叶菜维生素 C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 ·不同形态碘对叶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 ·讨论 | 第63-65页 |
| 第四章 叶菜内~(125)I赋存形态的初步探讨 | 第65-7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5页 |
|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 ·液培实验和样品的采集 | 第65页 |
| ·测定方法 | 第65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65-67页 |
| ·水溶性碘的提取 | 第65-66页 |
| ·水溶性碘中不同化学形态碘的分离 | 第66页 |
| ·植物体内有机结合碘的提取 | 第66-6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7-68页 |
| ·水溶性碘 | 第67页 |
| ·有机结合碘 | 第67-68页 |
| ·讨论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存在不足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