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1. 前言 | 第5-11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概况 | 第5页 |
| ·研究内容 | 第5-7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7-8页 |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8-9页 |
|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9-11页 |
| 2. 地质概况 | 第11-31页 |
| ·地层发育及分布特征 | 第11-20页 |
| ·沉积特征与微相划分 | 第20-27页 |
|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27-31页 |
| 3. 储层特征 | 第31-46页 |
| ·储层岩性 | 第31-33页 |
| ·储集空间 | 第33-36页 |
| ·储层类型 | 第36-40页 |
| ·储层物性 | 第40-41页 |
| ·岩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 第41-46页 |
| 4. 古岩溶作用 | 第46-68页 |
| ·盐下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溶蚀现象的表征 | 第46-51页 |
| ·加里东中期的古岩溶 | 第51-61页 |
| ·加里东中期岩溶发育主控因素与发育分布规律 | 第61-68页 |
| 5 储层预测与评价 | 第68-75页 |
| ·地震预测技术 | 第68-71页 |
| ·储层综合预测 | 第71-72页 |
| ·评价依据 | 第72页 |
| ·评价结果 | 第72-75页 |
| 6 问题及建议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 硕士论文附图 | 第78-128页 |